今年五一小长假,素来安静祥和的虾山村突然热闹了起来,这个位于斗门白蕉西北部的小村庄举办了“食乐虾山”首届客家文化美食节,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来游玩。村里不少老人说,“虾山村开村以来都没试过人气这么旺!” 与今天欣欣向荣、民生和谐的虾山新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年前的虾山村经济发展滞后、村务管理混乱、党组织软弱涣散,一度成为“问题特别突出村”。能够实现由乱到治的“逆袭”,关键在于这一届虾山村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的核心作用,配合区镇部门积极开展基层治理,用充沛的组织活力解决虾山村突出问题、激发虾山发展新动力。 旧貌换新颜的虾山村,是斗门区近年来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丰硕成果之一。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表示,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和关键所在。过去五年,斗门区通过“三大举措”强化组织引领作用,“三项机制”落实基层治理责任,“三个突出”抓住基层治理重点,“三个结合”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拿下跨越式发展成就奠定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基层党建让小村庄焕发新颜 “两年来,我要求我们村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小到按时上下班这样的细节也必须严格遵守规定。”虾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云峰介绍,“我们还进一步完善财务公开的村务制度,通过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去年,杨云锋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今年,虾山村党支更是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虾山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成功治理是斗门区基层党建的一个缩影。2011年以来,斗门区共排查整顿40个软弱涣散村居党组织,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制定整顿方案,区财政每年投入整顿帮扶资金100多万元,经省、市考核33个党组织验收合格,2016年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有序推进,有力提高斗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斗门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建灵表示,加强基层党建,必须要捋顺基层组织关系,明确、强化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特别是,基层党建不能只停留在党务工作上,而要结合基层实际,主动作为,为基层群众做好服务。” 走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服务群众是斗门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落脚点。去年,斗门区《开展“三同三服务”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书记项目就获得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斗门区结合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截至今年4月,实现走访联系基层群众100%全覆盖,排查收集问题意见6606件,解决问题6252件,解决率94.64%,有效解决党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中,斗门区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动基层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斗门区近2万名党员里,有四分之三都是党员志愿者。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09:44 , Processed in 0.0651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