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中山两年3000万奖补经费推进镇区公益普惠园建设

2017-5-26 21:08| 发布者: kenny| 查看: 810| 评论: 0

中山两年3000万奖补经费推进镇区公益普惠园建设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民生优先,突出抓好底线民生,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适应产业需要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推动广东高等教育水平迈入全国前列。

    随着我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中山定居,再加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近年来我市常住适龄儿童数量的增长速度加快,部分镇区学前教育学位出现紧张。

    从近两年人口数据来看,我市3岁适龄儿童从2016年的48000人增加至2017年的58000人,增加近10000人(其中户籍幼儿增加2800人,非户籍幼儿增加7000多人),增长率超过了20%。为了解决学前教育的学位需求压力,近三年,我市通过推进幼儿园建设专项规划,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支持现有幼儿园改扩建项目等方式,努力增加学前教育的学位供给,2014-2016年,全市共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22937个。

    记者从市教体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幼儿园503所,在园幼儿13.59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9%。省规范化幼儿园共457所,占比达到91%。现有幼儿园在职教师9200多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达77%。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81所,比例达75.8%。2016年,全市共认定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81所,超额完成了十项民生工程要求的公益普惠园360所的工作任务。

    市级财政近两年专门设立公益普惠园奖补经费3000万元,推进镇区落实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这3000万元,如何用于不同性质与收费的幼儿园,使其真正能“惠民”?奖补费主要用于校园硬件改善、师资培训等。

    以三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例,去年被认定为公益普惠园。其每个月保教费800元,属于中低收费的公办幼儿园。认定后获得了财政给予的生均定额补助,去年的标准是每生每年300元,今年是400元。补贴的经费80%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每个月约300元,20%用于完善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今年主要用于购置户外的器械和功能室的配备。今年生均定额将提高到每生每年400元,明年为500元。另外,公益普惠园的教职工可享受由市、镇组织的各项从业人员免费培训。园长陈颖兰说,如今幼儿园的经营压力比以往有所减轻,“让幼儿老师有了盼头。”
    
■专家观点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学院陈亚辉:
    加大教育投入做大总量提升增量

    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按照全国的平均水平——每年拿出财政4%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来说,中山的教育总投入是不够的,未来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需要实现国家分解任务目标,并保持稳定增长。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强化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落实“三个增长”,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目前中山的学前教育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中山市教育部门对于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需矛盾,但并不能彻底解决,这是由于长久以来总量不足、增量不够造成的,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在公办教育之中,民办学前教育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导致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未来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应该遵循公办托底、民办多元发展的道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对办学规范、特色明显的民办学校给予奖励。平衡好扶持与监管的关系,建立一整套综合考评机制,以政策为导向,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17:30 , Processed in 0.0833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