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筑好巢 促进项目“引进来”搭好台 助力企业“走出去”

2017-5-26 21:10| 发布者: kenny| 查看: 793| 评论: 0

筑好巢 促进项目“引进来”搭好台 助力企业“走出去”
今年前4个月,全市意向引进投资项目306个,其中200个以上为工业项目。图为揽下多个重量级项目的民众园。(资料图片)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广东营商环境优势相对弱化,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基础性、关键性改革不到位,政务服务不够规范,营商成本偏高,对人才等高端要素吸引力减弱,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问题仍然突出。对此,要重塑营商环境广东优势。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外向型经济特点逐步凸显。未来几年,我市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搭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平台、强化服务方式等措施,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推进“多证合一”进度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市工商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多证合一”、前置事项审批改后置审批、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应用等商事制度改革,缩短经营者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经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10月1日前将全面推行 “多证合一”改革。自去年9月30日颁发首张“五证合一”营业执照以来,目前,我市大部分镇区稳步推进“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的换发工作,其中,石岐区八成以上企业完成了换发工作。

    据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科负责人介绍,2013年11 月起,我市开始推行商事制度改革,三年多来,我市先后推行了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改革,针对企业开设分公司和新增营业执照导致负担加重的情况,分别推行了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措施。对未领取产权证的经营场所,允许凭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办理登记;允许将符合条件的自有住房、租赁房和其他用房作为登记注册场所。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有效解决了企业在住所之外增设生产经营场所、住所改变使用功能等难题,减少了无照经营,促进了中山的经济发展。

    今年,市工商部门将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应用,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范围,规范全市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等。

加快“引进来”项目落地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引进来”工作不断突破。民众园有望揽下4个“百亿”项目。特色小镇项目不断推进,沙溪镇时尚服装特色小镇有望6月启动。截至目前,我市落地项目近200个。“3·28”之后更是加大了招商力度,不仅要尽快促成签约项目落地,还要加紧引进新项目签约。今年前4个月,全市意向引进投资项目306个,其中200个以上为工业项目,占比超过七成,而落地项目达183个,投资总额91.3亿元。

    我市将继续坚持 “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我市对外投资涉及2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地不断拓展,投资额也不断增长。为了更好地助力企业“走出去”,我市将建立对外投资服务平台和保障体系。一是建立 “走出去”战略联席会议制度,与外事侨务、外汇管理、出入境管理、海关、检验检疫等有关单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强协调联动,形成促进境外投资的工作合力;二是充分发挥中山的侨乡优势,统筹利用海外侨商组织和其他华人华侨组织,以及贸促机构境外办事处、境外商协会及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等组织和网络,为我市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便利服务;三是加强境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培育一批实力较强的服务机构,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市场调查、风险分析、法律、金融、税务等咨询服务;四是研究制定我市关于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财税、金融等扶持配套政策, 对企业在项目前期的咨询、可行性研究等费用进行重点扶持。

■专家观点
中山市委党校教师邱灼松:
制定与实施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

    当今世界,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竞争日趋激烈。营商环境的优劣,则是决定这场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因为营商环境的优劣左右着这些关键要素资源的流向与集聚。为此,中山必须审时度势,对内立足市情,对外博采众长,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强化中山竞争优势。

    近年来,中山将机关作风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紧密结合,将机关作风建设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推动力量,大力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增强市场活力。改革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推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政府效能。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中山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同样面临着挑战:企业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融资成本较高;用地约束日趋明显,项目落地难度加大;缺乏国家级战略发展平台,区位优势不明显。这些问题都成为改善营商环境的首要问题。

    众多问题摆在面前,中山要谋划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就要立足中山市情的基础,从整体上制定与实施中山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与此同时,找准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关键要素,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领域和核心环节上进行突破,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和内生动力,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中山在营商环境方面的竞争优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22 10:54 , Processed in 0.0711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