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全市14984名考生将奔赴10个考点、520间考场参加考试。记者从市教体局了解到,今年我市高考将首次探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考生身份,将进一步加大对考生身份的验证,严防替考。 ■考场首次应用人脸识别技术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高考涉及的监考员、机动监考员等各类考试工作人员逾1700人,在考点外围的各类协助考试工作人员预计超过1700人。 往年,考生进入考场需要接受金属探测仪监测、核对指纹等。今年对考生的入场检查,又多了一项。今年考务明确要求,考生入场检查应在视频监控下进行。同时,我市首次探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考生身份,将进一步加大对考生身份的验证,严防替考。 在加强考风考纪的同时,我市继续优化考试服务,为残疾考生、患病考生考试提供合理便利。今年我市为1名听力残疾高考考生申请免除英语听力考试,并在考试期间佩戴助听器;为7名患有肺结核高考考生安排单独考场进行考试。 ■将继续排查考点周边环境 为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5月20日至6月9日,我市各部门联合开展“净化考点周边环境”专项行动。 据介绍,市公安局在考前对各考点及考点周边开展“拉网式”排查,全市共检查出租屋1062间次、商铺(士多店)343间次、娱乐场所80余间次。供电部门累计已出动抢修人员502人次、抢修车辆168辆次,开展保考点供电设备的专项安全检查工作。城管执法系统已出动执法人员363人次,教育警告违反城市管理规定行为112宗, 部门联合执法行动13次。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启动了全市15个固定监测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化对空中无线电波进行监测。 市市场监管局和卫生健康局对全市高考供餐学校、校内小卖部以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飞行检查,全面覆盖10家高考学校食堂,共抽检食品及餐具59批次。考试期间还将派驻工作人员对全市10个集中用餐点进行驻点监餐。 ■高考期间将严控噪声 为保障高考期间考生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在高考期间,考场及考生集中住宿地500米范围内,噪音控制在日间60分贝以下、夜间50分贝以下。高考期间,每个考点将有两名环保执法人员携带噪声分析仪进驻。 按照应急预案,高考期间考场附近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的工业企业、第三产业及建筑施工工地要停止产生相关污染物的作业。同时暂停对建筑工地夜间施工许可的审批工作,禁止考场附近及考生集中住宿地的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夜间施工作业。 环境噪声严控期间,市生态环境局12369环境举报热线将保持24小时畅通受理群众反映环境信访问题。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6 03:13 , Processed in 0.0843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