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口罩的玲姨像卫生检查员一样注视着广场上的地面,发现有纸巾或者烟头之类的零散垃圾,就立刻过去清理。 图/受访者提供 清明假期,全市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福荫园公墓和市殡仪馆,这两个人生“终点站”是许多人平时忌讳去的地方。然而,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清明期间主动到公墓和殡仪馆当起了志愿者。记者了解到,这个清明假期,全市就有70人次的博爱行动义工到公墓和殡仪馆进行志愿服务。 4月6日上午9时许,市殡仪馆思亲楼前有许多正在祭祀的市民,身穿印有“博爱行动义工”绿色衬衫的志愿者穿梭其中,他们有的手上拿着黑色塑料袋准备随时派发给有垃圾要整理的市民,有的则拿着扫把随时准备清扫地上的零散垃圾。今年68岁的石岐老人梁少玲就是当中的一个。她2016年底成为义工,当天是第一次到殡仪馆当志愿者。为此她还特地推掉了跟朋友的聚会。戴着口罩的玲姨左手拿着装着垃圾的黑色塑料袋和扫帚,右手拿着扫把,像卫生检查员一样审视着广场上的地板,发现有纸巾或者烟头之类的零散垃圾,二话不说就过去清理。 博爱行动义工到公墓和殡仪馆开展志愿服务始于2015年。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东介绍,归属于民政系统的博爱行动义工作为慈善力量到市福荫园公墓和殡仪馆进行社会服务,主要是每年清明前后在两个地方人手相对较紧的时间里开展,志愿者们做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帮帮忙”,像扶老携幼,倡导文明祭祀,希望大家能够环保,打包好垃圾拿走,帮忙搞清洁等等。据统计,这个清明节共有70人次到公墓和殡仪馆开展志愿服务。罗东说,这个数据每年都有所增加,现在一个档期基本维持在10多人左右。2015年刚开始提出相关设想的时候,罗东自己也有些忐忑,当时第一次服务只有五六个人报名,“毕竟这两个地方确实比较特殊”。几年下来,罗东对这个特殊的地方已经习以为常,“其实就是一个工作的地方,但群众观念上的变化还需要慢慢推广和传递。”据统计,到公墓和殡仪馆做志愿服务的义工中,80%是中山户籍,以25岁到45岁的人员居多。 玲姐透露,以前她对这类地方也是避忌的,2002年她丈夫逝世后每年也就到这里一次。近几年,和儿子两个人相依为命的她逐渐“想开”了,特别是这一两年加入义工队伍,看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完全看开了,以前我还想过几年后让儿子给他爸爸在公墓买块墓地,好入土为安。”现在,玲姐完全改变想法:“希望等我也百年后,儿子给我俩找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树葬或者骨灰撒海。”玲姐说,希望自己身体还健朗的时候多为社会做点事情,“能做多少是多少。” 昨天下午,因为天气骤变,博爱行动义工还临时煲了一些热气腾腾的健康凉茶送给大家。同时为一些穿得单薄的市民送上武术协会赠予的运动雨衣,好稍稍抵挡一下寒风。市殡仪馆馆长黄冬美说,清明前后每个周末都是祭祀高峰,今年正清当天就有五万人到馆拜祭,博爱义工已经成为他们中的一部分,帮忙派发垃圾袋,维持秩序等。特别是维持秩序、劝导这些方面,义工“出面”更能让市民接受。 本来只安排假期前两天做志愿服务的博爱行动义工,考虑到假期第三天估计又要迎来祭祀高峰,于是再次召集义工开展第三天的服务,一下子就有10多人报名参加,玲姨就是其中之一。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4-9-13 02:00 , Processed in 0.10211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