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珠海江门 珠海 查看内容

26岁医生猝死 警示防范“过劳死”

2017-7-2 15:41| 发布者: kenny| 查看: 533| 评论: 0

前天晚上,浙江某医院,26岁的规培医生陈德灵猝死。之前他经常加班、通宵,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当晚,又一个夜班交接班没人,同事这才发现,他已经猝死在宿舍。据网友提供的陈医生的朋友圈截图,其中显示:“黑+白+黑,下班啦,还活着真好。”时间为2017年4月19日。然而时隔两月,他却没能像其他任何一个普通人那样继续活着!(6月30日《辽沈晚报》)

   又见一位年轻的医生猝死,令人为之痛惜。据悉,陈医生是今年第五位猝死的年轻医生,死因都是连续上班、工作强度过大、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不足等,年纪轻轻就“过劳死”,留给家人无尽的悲伤,对家庭和社会来讲,都是极大的损失。医生本是最懂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职业,也最该懂得合理规划作息时间,调整身体疲劳,却不幸在工作压力下,无法自主调节身体,导致生理规律紊乱、缺乏充足的休息,最终因过度透支身体而倒下。

   每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逝去,都是难以挽回的悲剧事件。与其它职业相比,医生的教育成长周期较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进修、训练,而且医疗领域变化很快,医生要养成终身持续学习的习惯,方可避免掉队。可见,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意味着高额投入和机会成本,如果过早离世,没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医生为人类社会的繁衍存续、抗拒疾病,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医生职业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可谓是执业时间越长价值越大。然而,这些“过劳死”的年轻医生,尚处于事业的开始阶段,就不幸离世了,而他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都因此过早失去了。如果陈医生能够合理规划作息、保持身体健康状态,那么26岁的他,才踏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未来发展前途将不可限量,可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造成年轻医生频频“过劳死”的现实背景,乃是我国医疗资源长期投入不足,医护人员短缺。基层医疗机构日常工作繁忙,医生每天要接待数十位、上百位患者,一天要做十几台手术,很多人都是连轴转,通宵工作、持续工作数十小时、“黑+白+黑”等已然常态化,根本停不下来,难以获得充足的休息调整时间。

   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医生疲劳工作的新闻,虽然很感动人,却也发人深思,不能仅停留在感动、点赞阶段,要拿出切实措施,解决医护人员短缺、工作强度过大、超负荷等问题。比如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加快分级医疗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劳动法规、提高医疗科技化水平等,杜绝随意加班、超时工作,保障医护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江德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11:14 , Processed in 0.0705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