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社会民生 查看内容

插上“智造”翅膀“制造”飞往“质造” 我市通过技改等手段推动工业以质取胜,助力质 ...

2017-6-18 11:39| 发布者: kenny| 查看: 789| 评论: 0

“提升制造业质量”是《中山市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2017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响应中国“智能制造2025”号召,中山通过大力发展工作母机和支持企业技改,推动“中山制造”向“中山智造”转型升级,促进中山制造“以质取胜”。

    ■大大节省劳力且质量可追溯

    一家游戏游艺企业刚从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购买了国内第一条环形链条线。这条橘红色的流水线上配置了可自由控制升降的小车,链条线可按作业需求,转半圈、一圈或循环转。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总经理张帆告诉记者,可自由升降的小车可配合人操作的角度升降,拧个螺丝再不怕拧歪了。整个生产流程更精益化:以往一人独立安装一台游戏机,一条线体20人一天组装200台游戏机左右;改成流水线作业后,现在组装线人数为5人,一条可组装250台左右,产能大幅提高。同时,以前单人单台操作,品质无法监管,不良品多,配件浪费严重,现改为流水线作业,各个工站相互协同作业,相互监管,提升了产品品质,同时减少配件耗损。

    在近日举行的2017首届中国(中山)光电装备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中山)高端激光应用技术展览会上,中山英达思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遵杰热情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新产品:“这是为火炬区一家日资企业开发的精密冲压自动收料机,今年四月份已交货了。”过去这种用于芯片生产的收料机,要一个人“盯”一台设备,现在一个人看4-6 台机都很轻松,不用人专门“守”机,只需换换料就行啦。这台可以自动取样、自带管理系统的设备,除了减少人力,提高精度之外,还有一个智能追溯的功能,以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已从他们公司定制了固晶车间智能系统;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也在这定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将来用户只需扫一下产品的二维码,就可以动态了解到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制造过程等,实现食品安全全程动态监管。

    ■迈开“两条腿”构建“铁三角”升级制造业

    无论传统制造还是高端制造,近年来,大家都铆足了劲借助工作母机提效提质,满足市场新的消费动向,在中山形成工作母机和技改两头热的良好局面。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在如何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方面,中山以“发展装备制造业,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制造”两条腿走路 ,通过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搭建新型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支撑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铁三角”。

    据统计,2016年,我市161家规模以上工作母机企业中,产值超1 亿元以上企业共有 48家,超5亿元以上企业10家,超10亿元企业4家。一批高精尖工作母机龙头企业在各自领域优势突出。其中,明阳风电是全省最大的工作母机企业,其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汉唐研发生产出国内领先的皮秒、飞秒光纤激光器和金属粉末3D 打印机。今年,市政府出台的《中山市促进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产出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力争产生一批产值超50亿元企业和产值超百亿元企业。第一批龙头骨干入库培育企业名单已经公示,木林森、通宇通讯等31家企业入选。

    在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增效体质方面,市经信局还通过技改政策鼓励、搭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共性和柔性服务,各产业集群企业技改踊跃开展。据统计,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度为200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共386个,其中有94家企业采纳共163个方案;2017年1至5月为195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共378个,其中有120家企业采纳189个方案。今年来,市经信局把智能制造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已经陆续在各镇区开展 “智能制造服务下基层的活动”。张帆告诉记者,沉到各个镇区产业集群去,将促进智能制造服务与产业集群需求对接,提升产业集群总体的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据统计,中山自2015年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项目入库工作以来,目前,已累计完成7批共1345个技改项目入库,总投资286.46亿元。

相关链接
2017年行动计划:
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2017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先进制造业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升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围绕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D 打印等重大科技专项及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等重点产品和装备开展质量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影响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

    到2017 年底,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累计推动650 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以企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数说】
◆先进制造业比重提升

    今年1-4月,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88.93 亿元,增长13.1%,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41.0%,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57.02亿元,增长16.3%;工作母机增加值30.74亿元,增长67.2%,增速分别高出全市工业平均9.1个、60个百分点。

◆完成上千个技改项目

    今年1-4月,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8.93亿元,增长10.7%;自2015年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项目入库工作以来,已累计完成7批共1345个技改项目入库,总投资286.46亿元。

◆企业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市经信局公布了中山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名录,两批共有290家平台入选。其中,提供检测认证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达39个。目前,我市有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3家,省级民企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7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4:56 , Processed in 0.0697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