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总是想睡觉、晚上很少或几乎不做梦……如果你有这些表现,一定要注意,这很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在世界睡眠日当天我们从市第三人民医院石岐门诊部睡眠专科了解到,该科室2016 年门诊量达2.4万多人次,以睡眠问题为主诉前来就诊的患者占到总就诊量的7 成多。其中,不少患者的病因与“梦”密切相关。做梦多而又白天嗜睡,做梦少且经常不记得梦境的,可能预示着一些睡眠疾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治。 梦是如何形成的? 从睡眠医学的角度来说,梦是人在睡眠时,由于局部的大脑组织尚未完全停止兴奋活动,从而引起的表象活动。通俗来讲,就是人在睡觉时,大脑并不是完全休息、停止不动的,有一部分脑神经细胞还在活动,因此就会做梦。 做梦对大脑的发育和学习记忆至关重要 所有人都会做梦,那么梦到底有什么用呢? 首先,要知道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做梦的。正常的睡眠结构分为思睡期(N1期)、浅睡期(N2期)、深睡期 (N3期)和做梦期(REM 期),一个周期约60-120分钟。一整晚大约有4-6个这样的周期,做梦期的时间约占整个睡眠时期的20%-25%。而且越是靠近早晨,梦出现的次数就会越多,时间也会越长,早上醒来前最后一个梦持续时间最长。 在做梦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是很活跃的,心跳和呼吸加快,血流速度提升,血压也会波动,眼球会快速地来回转动,就好像在看梦中所呈现的景象。 做梦是脑的正常功能的表现,它不仅无损于身体健康,而且对维持脑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为地连续几天剥夺人的睡眠,让他们没有做梦期,他们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注意力涣散、易激怒,甚至出现幻觉等反常现象。 做梦期是恢复脑力和精力的重要时期,对大脑积累、整理、储存来自外界和身体的信息是极为重要的。近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课题组一项研究发现,做梦有着不可或缺的生物学功能,其对于大脑的发育和学习记忆至关重要。在梦中,大脑会对白天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加深记忆。而且,很多在白天被压抑的情绪,都会在梦中得到处理和释放。同时做梦可以防止人脑因晚上不用而丧失其效能。 白天的情绪会影响梦境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整晚在做梦,而有些人却觉得好像自己没做梦呢?正常睡眠中每晚都会做梦,但是否记得梦,就跟我们醒来的时机有关。如果恰好在做梦的时候醒来,我们差不多能记起一个完整的梦;如果在做梦结束后5分钟醒来,我们就只能想起一些片段;如果做梦结束后10分钟醒来,那很难再想起梦的场景,可见,梦是忘得很快的。而且,白天的情绪也会影响梦境和醒来的次数,比如说焦虑、抑郁等,都会增加觉醒的次数,相应地也可能增加我们在做梦期醒来的机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人是天生的多梦症或是少梦症。 做梦的多少可能预示某些睡眠疾病 虽说做梦是脑部正常的功能,但梦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预示着一些睡眠疾病,而目前知道的对做梦有明确影响的,主要有两种疾病:发作性睡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发作性睡病就是梦过多的一种疾病,患有此疾病的人睡着后很快就开始做梦,在整个睡眠当中,做梦期所占比例会高于正常人。它主要表现为白天不可抗拒的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或醒前幻觉及夜间睡眠差。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情绪紧张、压力大、过度疲劳、病毒感染等都可能诱发此病。另外,遗传也是病因,大约8%-10%的患者具有家族史。由于发作性睡眠白天会不可抗拒地睡着,非常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如有以上表现的市民应尽早找专业睡眠医生诊断治疗。 与发作性睡病做梦情况相反的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此类患者做梦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不做梦了。虽然他们也有做梦期,但奇怪的是,他们很少能够知道自己有做梦,也很难描述出当时的梦境。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应到睡眠专科进行睡眠监测检查以确诊。减肥、侧卧、戒烟酒、运动,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基本处方”。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即可改善症状,中重度患者除了调整生活习惯,还需要佩戴呼吸机或者手术治疗。 中山案例 晓楠是一名高一学生,他每天都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晚上睡得很好,但早上却总是不想起床。上课没几分钟,他就感觉眼皮沉重,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因此经常被老师批评,说他是"大懒虫"。一开始他与家长都不以为然,以为是学习紧张压力大,直至有一天,他上体育课跑着步都睡着摔倒在地,家长才带他去睡眠专科就诊,最后诊断为发作性睡病。 “梦游”跟做梦并无关系 悦悦今年刚上小学,是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但最近出现了几次奇怪的睡眠行为。在上床睡觉2-3小时后,她突然起床,两眼似睁非睁,打开卧室门走到客厅,转了几圈后又走回房间继续睡觉。悦悦的父母觉得很奇怪,第二天问她,她却什么都不知道。父母怀疑,悦悦是不是得了“梦游症”?“梦游症”是指睡眠中自行下床活动,然后再回床继续睡觉的奇怪现象。其实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深睡期,与做梦并无关系,“梦游症”的叫法并不科学,目前已被更改为睡行症。本病多发生在儿童期,随着年龄增长可自行好转。父母应帮助患者放松,若观察到患者正在发作,要注意安全防护,不要试图叫醒患者。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7 03:27 , Processed in 0.0897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