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为失能、半失能户籍老人提供的送餐服务逐渐铺开 目前多个镇区正接受助餐等服务项目报名 ![]() 火炬区为有需要配餐的老人提供服务,派专人送餐到老人家中。(资料图片) ![]() 西区组织爱心餐饮企业和社工,定期上门为孤寡独居长者免费送餐。(资料图片) 常言道:“不会有天掉馅饼。”然而,8月底开始,石岐区5位失能、半失能户籍老人却可以享受“免费午餐”。看着配餐公司送来的美味午餐,老人家直呼:“真没想过有这样的好事。” 这个“好事”,源起于市政府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的关爱老人工程。这个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遍布各镇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服务的对象,拓展至6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的户籍老人,在条件成熟的镇区逐步增加助餐、助洁、助安、助乐、上门探视等服务项目。记者近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试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有5个镇区开展了这些服务。 ■现场 配餐公司给洪婆婆上门送餐 8月23日,配餐公司正式为石岐区需要服务的老人送餐。自此,助餐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由于服务处于开展初期,目前,石岐区共有6名老人享受助餐服务,这些都是中低收入老人中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其中5名为无偿服务对象,1名为低偿服务对象。配餐公司每天为他们配送午餐,让老人们安坐家中享受新鲜可口的饭菜。下一步,我们会尝试通过低偿和有偿的方式,逐步扩大送餐对象范围。” 石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慧雯介绍。 8月27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配餐公司的小伙骑着放了几个饭盒的摩托车,准时来到石岐区亭子下大街六横巷。“洪婆婆,吃饭啦。”洪婆婆住的小平房,像往常这个时间一样敞开着大门等待“免费午餐”。接过不锈钢饭盒,婆婆连道“多谢”后,立即走到里屋。打开还冒着热气的盒饭,当天的饭菜是炒白菜和酿豆腐,还有骨头红萝卜汤。洪婆婆笑着说,吃了几天“免费午餐”,有时候剩一些米饭,菜基本都吃完不浪费。“好吃,主要是不用麻烦女儿。”洪婆婆说。 ■反响 “送餐服务可以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今年78岁的洪婆婆,自己一个人住在亭子下大街,患有高血压、白内障、腰椎增生等多种病痛,每天需要服药治疗高血压,滴眼药水治疗白内障。因腰椎增生致右下肢疼痛,活动障碍,只能在家里缓慢行走,不能自己买菜煮饭,平时由两个女儿轮流送餐。然而,大女儿住在蓝波湾,不会开车,以往只能坐公交车来送饭,比较麻烦。二女儿身体不好,很少来送餐,有时二女婿会送餐。洪婆婆说:“现在有送餐服务,可以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洪婆婆的大女儿告诉记者,母亲年岁大了,病痛免不了,现在虽然也经常要带母亲去医院看病,但好歹不用像以前一样每天给母亲送饭。“一开始社区说可以送午餐,我们还一直半信半疑。真没想到,关爱老人提供这种服务。”洪婆婆的大女儿说。 新闻延伸 给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半年来试点工作已完成,目前5个镇区全面铺开 据统计,目前我市有60岁以上户籍老人接近25万人,其中石岐区的户籍老人数量最多,达到32088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近5000人。 石岐区社会事务局局长饶远介绍,早在今年4月,石岐区就委托社工中心通过抽样调研的方式,对19个社区、393户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进行入户走访,并形成了需求调研报告。从报告来看,这些老人需求最多的是健康跟进和上门康复,其次是上门的家政服务,第三是助餐服务。此后,石岐区即以这三个最受老人期待的需求作为今年关爱老人工程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根据这些老人的经济状况,从今年8月开始,我们以‘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三种方式,逐步启动了助餐、康复训练,家政、陪护等为老服务。” 市民政局局长沈名晓说,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试点工作任务已经全部完成,目前已经有5个镇区开展了这项服务。据了解,目前,全部镇区均已制定并提交了辖区内“关爱老人工程”工作方案。其中,火炬开发区、石岐区、小榄镇、古镇镇、南朗镇、南区、三角镇、沙溪镇、坦洲镇等镇区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石岐区已逐步启动助餐、康复训练、家政、陪护等服务项目。小榄镇亦已经按照工作计划,启动为居家生活自理困难的老年家庭进行配餐送餐的试运行服务。而沙溪镇目前正在接受报名,9月15日启动“免费午餐体验活动”,满足各村居有需要的长者的用餐需求。 记者手记 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 俗话说,养儿防老。而事实上,人生往往有许多的无奈和现实,就像一个人住的洪婆婆,生病瘫痪的王婆婆,一份午餐、一次简单的康复训练,对她们来说,就像奢侈品。如今,因为“关爱老人工程”这一民生实事的开展,洪婆婆有了免费午餐,王婆婆有了上门的康复师。 许多受惠者家属接受采访时惊呼“真没想到”。作为老百姓,他们从来只是根据现实情况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他们“真没想到”,在今天,政府会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而这些,在他们看来,给母亲送饭,其实更多是分内事。 然而,洪婆婆、王婆婆只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就像石岐区,393户失能、半失能老人,目前工作启动后也就10多位老人享受了相关服务。还有大部分的老人,正翘首以盼适合他们的服务,或许是简单的陪护、简单的上门家政、又或者是陪伴就医……笔者希望,“关爱老人工程”的进程快些再快些,让更多生活不便的老人,可以像洪婆婆、王婆婆一样成为幸运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01:22 , Processed in 0.0955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