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山人坐飞机要去广州、深圳机场,还需提前3个小时出发;去珠海机场也得1个半小时,但航班少,对外交通很不方便。”省人代会期间,如何提升交通服务,成为代表们的关注焦点。 对于中山而言,着力构建面向未来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不仅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竞争力,也事关市民便利出行和宜居生活。昨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中山代表团讨论间隙,市委书记陈如桂拿出几幅交通规划图,与其他省人大代表们围聚一堂,共同展望中山交通发展前景。 陈如桂表示,今后中山交通提升,着重在几个方面:一是打造东部外环高速、广澳高速、广珠西线高速、西部外环高速和广中江高速、中江高速、中开高速及小榄支线、西部沿海高速等“四纵四横”高速公路网,搭建城市交通骨架,提升整体服务功能。特别是在深中通道建成之后,满足向西、向南的快速疏导需求。二是破解缺乏机场、深水港、高铁中心的短板,树立“分享经济、共享发展”理念,借周边高端稀缺资源为我所用。陈如桂说,通过前段时间的努力,中山实现了直达北京、上海、长沙、贵阳、桂林等方向的高铁服务,凡是珠海开出的高铁,在中山都可以乘坐。接下来要继续争取更多高铁延长线,实现高铁直达湛江、海南、杭州、天津、厦门等地。三是在现有的城际轨道交通服务基础上,把高速地铁和现代高铁结合起来,建设一条串联广州、中山、珠海、澳门核心城区的高速铁路,有效地解决100公里范围内城市间中心城区的通勤交通问题。同时利用中山客运港东移契机,争取开通先进的穿梭客运服务,20分钟左右抵达深圳机场和前海,40分钟左右到香港机场。最后是市内交通坚持公交优先,要发展大容量、安全可靠、方便舒适的轨道公共交通,把各个镇区串连起来,解决汽车增长过快带来的拥堵问题。 “现在中山站与高铁站的建设标准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已经有投资改造计划,预计今年8月底可以改造完成。”省人大代表、市长焦兰生接着说。他表示,中山还在谋划与南沙港货运铁路的对接,争取设立中山黄圃站铁路物流园,把南沙港铁路黄圃站与黄圃港一类口岸联动开发,打造连接欧洲快线的物流中心。通过这一举措,货物出口欧洲的物流成本可节省15天左右,这对中山制造业发展将大有裨益。中山也将真正成为珠江西岸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广东省重要的对外交流中心。 书记、市长的一番讲解,让现场的代表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都说‘路通财通’,其实也是‘路通才通’。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必将带来高端人才、技术、资本的集聚,带来大产业的发展。”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说。 全国人大代表贺优琳表示,今年1月5日中山开通首趟高铁,大家都非常振奋。相信中山的发展会随“高铁时代”提速,进入全新的发展轨道。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9 18:06 , Processed in 0.0849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