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江门已走到资源整合、集聚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我市基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提出“东提西进”战略,《江门东部“三区一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相继出台。当前,江门大道东甲立交以北主道已实现通车、台开快速路正在抓紧施工,一批交通大会战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城格局已现雏形。 市委书记林应武强调,“十三五”期间,江门作为珠西枢纽的区位优势要逐渐凸显出来,增强信心,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努力交出新的成绩单。 市长邓伟根指出:“大城格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整个大江门区域发展的战略,更是未来参与珠三角城市群竞争的大势所趋,江门要聚、要合。” 从党代会报告到政府工作报告,逐渐勾勒出大城格局的新蓝图:未来的江门将进一步深化“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打造“一主一副”大城格局,建设“四宜”、“五高”的一流城市,促进“人产城”共融。 江门日报记者 唐达 一主 蓬江新鹤融合发展 “以前从蓬江区去新会区要半个多小时,现在只需15分钟,真不愧是产城主轴,真正实现了东部一体、同城共融。”1月5日,江门大道迎接了前来参加两会的市人大代表们。感受一番后,代表们赞叹不已。 东部一体,同城共融;交通先行,产业同兴。未来,东部蓬江新鹤将作为中心,以江门大道为主轴,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强化中心城区带动力与辐射力,打造“珠西新中心、深港澳基地”。 蓬江:谋划滨江新城智慧城 随着珠西综合交通枢纽落户江门,港珠澳大桥、江门大道、深(中)江通道、深茂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及港澳对江门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加速显现。而蓬江作为江门的核心区,在产业、区位、土地、人才等方面将更具优势,为区域发展商务、会展形成集聚要素。 “蓬江重点谋划滨江新城智慧城,打造金融服务会展中心和总部经济区,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生态新城,并构建完善水网体系。”蓬江区委书记温伟文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蓬江区的定位和要求已经明确,要争当全市加快发展的龙头和标杆。 蓬江区区长李欣立表示,该区将以江门大道为主轴,谋划建设滨江新城智慧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打造金融商务会展中心和总部经济区,促进“人产城”融合,强化中心城区带动力与辐射力,全力配合市打造“珠西新中心、深港澳基地”。 江海:聚合全市创新资源 “侨梦苑”、国家级半导体重点实验室、火炬大厦、总部科技园……一个个创新平台载体的运营和建设,标志着高新区(江海区)正在西江江畔崛起。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城格局中,江海将重点谋划科创新城,聚合全市创新资源,推动高新区在全国位次前移。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把目光聚焦在创新,他说:“落实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好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好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制定了三年高新企业倍增计划,要建设众创、孵化、加速的整套孵化育成体系,加快产学研合作,对接高校、社会、资本,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汤惠红也指出,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是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员,要把创新放在首位,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要与滨江新城、珠西枢纽新城、珠西物流门户协同发展,同时对接未来的深中通道,提前做好整个城市大格局的规划。 新会: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力争明年建成 当前珠三角正处于从东到西的跨越式发展中,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新会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打造珠西枢纽上,一定要抢抓机遇,这对于整个江门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会区委书记魏志平表示,该区将着力建设“一大枢纽、三大路网”,构筑“大交通”格局。加快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017年动工建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争取2018年6月底与深茂铁路江门段同步建成。 新会区区长文彦说,将重点谋划枢纽新城,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建设重振门户功能,积极构造会城“一轴三心”格局。新会区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区域价值,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鹤山:构建“鹤吞五港”大物流格局 鹤山重点谋划物流新城和鹤山工业城,加快建设珠西物流枢纽中心、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区。鹤山市委书记伍培进直言:“推进‘交通大会战’,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一站四门户’格局,对于鹤山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鹤山市市长林贤进表示,鹤山将深化江门物流中心规划研究,整合现有广珠铁路、接入南沙港铁路、规划建设鹤台铁路,对接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空港),加强与鹤山港交通衔接,构建“鹤吞五港”大物流格局。启动江门北站规划建设,跟进落实普洛斯物流园(一期)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营。 市人大代表、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鹤山营业部总经理麦育荣也认为:“未来先进的物流业将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鹤山打造物流中心,承接产业转移,将会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新的机遇。” 一副 台开恩协同共进 2016年12月,台开快速路主线7个施工点同步启动施工。在台山市台城街道沙坑村,台开快速路主线从南向北延伸线路清晰,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紧张施工,勾勒出又一条城市大动脉的雏形,台开同城交通大会战掀起高潮。 未来5年,西部台开恩三市将以台开同城为牵引,以台开快速路建设为突破,构建江门“副中心”,带动台开恩协同共进,打造“江门西门户、粤西桥头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台开恩将如何协同共进?各方正密切关注。 台山:打造成现代化产业新城 “台开恩协同共进,台山要起到引领作用。”在台山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梁炎浓如是直言。面对机遇和挑战,台山市委书记张磊表示:“台开联盟,怎么当好盟主,怎么发挥带头作用?首先要把自己打造成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以城局拓展实现发展的提质增效。“台山主动谋划大广海湾‘三港融合’,重点发展台山工业新城,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强化与开平的同城对接。”台山市市长李惠文表示,“接下来,我们必须从交通设施、城市格局、基础配套着手”。 以路通促财通。结合台山两大产业集群分布定位,李惠文介绍,台山北部片区将打造“三快两铁”快速交通体系快速交通体系,南部片区构建“三路三港”立体交通格局,加强两大片区互动,打造一小时交通圈,串联各镇(街、区),缩小城乡、城镇差距。 以同城促共荣。李惠文认为,要重点以台山工业新城为突破口,与开平翠山湖、恩平米仓工业园形成错位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同时,做好全国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打造产城融合、同城共融的连片发展区,探索产城、同城融合发展新模式。 开平:以大平台促大发展 台开同城是大势所趋,也是重大机遇。“加快西部台开恩联城路网建设、构建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区、赤坎古镇龙头项目建设等措施,将深远影响开平今后发展。”开平市委书记黄耀雄说。 开平要重点提升翠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并加强沿潭江“三江六岸”规划,激活旧城。紧扣打造江门市副中心的目标,黄耀雄认为,开平要坚持以工业立市为根本,以大平台促大发展,增创区位优势,抓好重点产业的提质扩容,探索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以“5年再造一个翠山湖”为目标,开平市市长庞正华表示,翠山湖的配套设施是一流的,未来要做好精准招商,“充分利用商会协会、产业基金、中介机构的招商桥梁作用,吸引一批规模较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逐步壮大机械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兴产业”。 “台开同城为产业同兴提供了非常大的平台。”从长远看来,庞正华认为,要把资源更好整合,如台山海岸线与开平区位优势可以共享。 恩平:主动融入台开同城 恩平市委书记李灼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江门乃至珠三角的西门户,恩平将抢抓“珠西战略”、西部一体等重大机遇,不断完善和发展“园区、城市、旅游”三大经济发展思路,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关于找准定位,恩平市市长谢超武也深有感触:“恩平要主动融入台开同城。”谢超武认为,恩平首先要深入推进交通大会战。配合加快深茂铁路、高恩高速、中开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高铁站场快速路、恩平大道二期、开恩快速路等快速路网建设,完成镇海湾航道疏浚工程,推进通用机场和航空小镇规划建设,外联内通,“加速台开恩交通一体化,主动融入台开同城,提升在西部台开恩协同中的地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7:05 , Processed in 0.0878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