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一个沙溪三稔包百载故土情

2017-1-7 11:18| 发布者: kenny| 查看: 1050| 评论: 0

一个沙溪三稔包百载故土情
用纱网套把三稔包套上,以防尘防虫?
一个沙溪三稔包百载故土情
木瓜丝、姜丝的比例很重要,它会影响到整个三稔包的口感。
一个沙溪三稔包百载故土情
    杨桃要用糖水浸泡,并不可有破损的,如此做出来的三稔包外形才会更美观。

    春节将临,沙溪镇申明亭村的王锷贞阿姨又忙开了,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动手熬制冰片糖浆,然后放凉,以便天亮后制作三稔包之用。她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会像往年一样,有很多华侨都喜欢到她这里购买三稔包带去海外,不抓紧时间制作不行。
村巷飘起三稔香
    曾在沙溪生活数年,一直都知道三稔包是这里的特产,吃在嘴里,其味甜酸甘辣,开胃消滞,食后口留余甘,却从来没有见证过它的生产流程。
    日前,有数位在美国的朋友发来信息,告知春节期间,将回中山过年,要记者一定帮忙挑最好的三稔包,以便带回海外,满足那些没有回到故乡过年的华侨思乡之情。于是,记者来到三稔包的发源地——沙溪镇申明亭村。申明亭的村主任告诉记者,这个办公地点原来是一个庙,后来改作了办公室之用,若要论起三稔包的历史,可能比这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庙还要早一些。
    边走边说间,步行走过了数条村巷,微风吹来,阵阵香气拂面而来,这就是熟悉的三稔包的味道!
    村主任告诉记者,这个村,每到春节临近的时候,几乎都家家户户包三稔包,以便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之用,但是村中做得最好、最受大家好评和赞誉的还是在家中专职制作三稔包的王锷贞阿姨。
    王锷贞阿姨家这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洋楼,正是改革开放后,整条村人富裕后建起的洋楼之一。虽有点旧了,但很是结实。在二楼向南的阳台上,用钢条撑起了可以平放大簸箕的架子。王锷贞阿姨打开了屋里两米多高的层架薄膜,从中把一个个盛满三稔包的大簸箕端出来放在阳台的钢架上,然后又用纱网布制成的簸箕套把簸箕套住。阿姨表示,如此可以防尘又可以防苍蝇直接趴在三稔包上,以确保三稔包的卫生安全。
    “这样晒三稔包要比直接晒的要多花几天的时间才能干,但这样卫生,是我自创的土办法。”王锷贞阿姨不无自豪地介绍。
    在阳台的另一边,数枝粗大的竹竿横跨在一间瓦房的屋顶上,王锷贞阿姨介绍,这些也是晾晒三稔包的轨道,当阳台的钢支架上放不下了,就用竹竿把三稔包的簸箕推出到屋顶上晒,然后用钩子把其收回来。
    记者站在楼顶上往外看,由于视线所限,看不见这里的家家户户在晒三稔包,但那种香气,却不时扑鼻而来,一种浓浓的乡情也随之荡漾。
沙溪地道的传统小食
    对于三稔包的历史典故,王锷贞阿姨也不知详情,只知道打小时候起,逢年过节,大人走亲访友都会带上三稔包,特别是那些从海外回来的华侨,对三稔包就有一种浓浓情结。去年,一些华侨过来购买,由于数量不够,她深有愧疚。
    因此,趁着这几天天气晴好,王锷贞阿姨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熬制片糖胶,再放凉,然后就把制作好的三稔(酸杨桃)、姜丝、木瓜丝包成榄状,放在簸箕上。晚上,左邻右里的乡亲有空都会过来帮忙包,一边包着,一边聊天,甚是热闹和谐!
    村主任告诉记者,三稔包的发明者叫杨用卿,在清朝时做官。有一年,他回乡探亲期,欲带些家乡特产馈赠同僚,一时无法找到既特别又在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那时,现在的华发生态园一带都种满了酸三稔,因此很多人家都采摘,吃不完都用来晒干。有一次,他顺手拿几片三稔干一边咀嚼一边闲逛,刚好此时一乡亲送来一碟熟姜、一碟木瓜片,他就随手拿起,皆放入口中共嚼,顿觉味道新奇,酸辣适口,心中顿觉一亮。何不用三稔干包裹姜丝、木瓜丝,再在味道上加以调校,自制成食品以赠同僚?于是三稔包就此诞生。后来三稔包就成了杨用卿所在申明亭村家家户户都能制作的传统特色小吃。
    再 后来,与申明亭一条马路之□的沙溪镇龙头环村,开设了一间三稔包厂,专门制作生产 三稔包。现在,三稔包已流传到港澳地区,并漂洋过海传道澳大利亚等地,深受海内外乡亲的欢迎。
手工制作产量不多
    杨桃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中山人习惯将杨桃叫做“三稔”。其实,“三稔”是指酸杨桃。
    “三稔包的制作很简单,但要口味好,得到大家的共同赞可,也没那么简单。”王锷贞阿姨告诉记者,传统的三稔包是用酸杨桃作皮,把木瓜、生姜切成幼丝,拌以丁香、芝麻、玉桂、甘草粉末,但搭配的比例不同,口感就不同。为了乡亲的手信,她现在每天都在忙着手工制作三稔包,每天大概只能完成50公斤左右。王锷贞阿姨告诉记者,等今年春节忙完后,她打算多创新几个口味的三稔包,在制作经典三稔包的基础上,产生出椰香味、奶香味、麻辣味等三稔包,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走出王锷贞阿姨的家,徜徉于申明亭村的大街小巷,三稔包之香依然如故,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这种传统的小吃了,这大概就是因为有了市场,传承就自然地得到了发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4-4-27 09:08 , Processed in 0.0685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