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社会民生 查看内容

小榄公益园走出新路子用商业思维做全民公益

2016-11-5 10:36| 发布者: kenny| 查看: 812| 评论: 0

小榄公益园走出新路子用商业思维做全民公益
小榄全民公益园成立之初以众筹方式募集到的"堡主"们,他们提供了初始建设资金26.25万元。 
小榄公益园走出新路子用商业思维做全民公益
粮仓造型的建筑就是小榄公益园所在地。 
小榄公益园走出新路子用商业思维做全民公益
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公益活动。 
 
  户外加公益的做法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即将举行的小榄首届公益徒步目前已带动企业捐款近20万元,而且善款仍在累加中。
  这是小榄全民公益园发起的一次全民公益盛事,其强大的筹款能力从2015年11月开门迎客起便已显露,当时创意性地选择众筹方式募集到525名“堡主”,筹得26.25万元的建设资金;而它所属的“创益菊城”行动在筹款上更具“天赋”,举行5年来,该行动共计筹得社会各类物资、善款等价值超1300多万元。
  记者近日走进小榄全民公益园,采访作为运营方的小榄镇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试图从他们的运营模式中找到值得借鉴的经验。
成绩
  公益园出生伊始便具备“造血能力”
  一年多前,记者第一次走访小榄镇全民公益园时,它所在的小榄镇沙口东路的旧沙口粮仓还是杂草丛生,门口的“中山市小榄粮食加工厂沙口分厂”招牌蒙着厚厚灰尘,显得有些落败。
  前几日,记者重返公益园,发现这里已经大变样。粮仓的造型被保留,一楼有几间休闲饮品室,沿着楼梯可上二楼的孵化区、会议室和三楼的办公室。另外一栋粮仓的一楼则有“我家咖啡”,二楼有手作坊等。
  如今小榄全民公益园成为了小榄公益活动的“作战部”和“指挥部”,也是社工、公益人士的“聚点”,各类大赛、创意、策划、项目孵化等在这里碰撞产生,除了这个“指挥部”外,还包括遍布15个社区的社区公益服务中心,为全镇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服务。
  难能可贵的是,全民公益园创立之时,便不是一味伸手向政府要资金,而是具备了初步的“自我造血”能力,通过众筹方式,募集到525名“堡主”的捐款共26.25万元的建设资金。在粮仓的墙壁上,525名“堡主”的手印永久地刻在了这里。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启动的“创益菊城”全民公益行动,共发起创投活动282场次,得到375家爱心企业支持,累计筹得善款1309多万元,让27.3万人体验到公益志愿的快乐,其口号所说“使公益真正成为小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小榄镇的“公益生态圈”逐步形成”正成为现实。
做法想方设法将公益跨界“拉郎配”
  如何持续“自我造血”?小榄公益园的运营方小榄镇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小榄公益中心)一直是通过各类公益创新活动来募集善款和链接各类资源的。
  比如说本次的首届小榄公益徒步,在前期广泛向社会征集各类物资,包括签到卡、挂绳、号码牌、徽章、手环、毛巾、贴纸、饮料、保险等;同时也向企业募集款项,依照捐款数额,企业可获得比赛的冠名权以及爱心企业的称号。小榄镇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冯婷芳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捐款近20万元。”
  要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孵化一批公益项目,需要资金,除了每年政府给予的部分种子资金,小榄公益中心要想方设法募集更多的善款开展活动和支持公益项目,那便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款活动。
  冯婷芳介绍,一是要创新活动形式,比如和运动、消费、互联网等技术结合起来,如去年的中珠徒步活动中,共征集了11支队伍55名“徒步达人”,由企业冠名,完成徒步后,由企业向公益项目捐款5000元,最终募集到善款和物资近8万元;2014年的时候还举行过捐步数做公益的活动,与小榄村镇银行合作,群众捐步数,银行捐相应比例善款,筹得10万元;此外还有“益砖益瓦——美丽大变身”项目,目的是帮助新市社区的贫困户改造危房,“我们推出爱心大礼包,市民每购买一份日用品礼包,钱款便全部用于该改造项目,目前筹款近80万元,帮助了3户家庭改造,目前仍有9户家庭房屋正在改造中。”这些礼包的日用品也是由企业捐赠的,“很多产品都是深受欢迎的,但有小部分是滞销产品,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企业觉得献了爱心,也给这些物品第二次生命。”冯婷芳说。
  其次是和市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比如举行“十元捐十分爱”活动,号召小朋友捐出少少利是钱,积少成多;此外刷银行卡、学车也可做公益,从消费金额或学费中抽出一定比例来支持公益项目。冯婷芳称:“我们努力做好跨界联动。让随手做公益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借鉴招聘有企业管理经验人才建专业团队
  依托小榄公益园,小榄公益中心策划的种种“爆款”活动首先是团队的努力成果,冯婷芳称,“我们团队有工作经验、策划能力强、资源链接能力较强的伙伴”。
  公益园的运营要善用商业思维,“单纯让别人捐钱,很难持续,要将想支持公益的人、专职公益人、志愿者、受助群体都当作顾客对待,想好如何联动和沟通,让捐钱的人捐得舒心方便又贴近生活,有趣好玩。”她介绍。
  其次,小榄公益的发展也得益于“高人”指点。早在2012年举办小榄第一届公益创新大赛时,小榄企业家何伯权提出资助意向,但提出一个要求“不仅仅资助一个活动,而是资助一个平台的发展”,希望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镇区公益发展之路。
  目前公益中心的行政支出全部由何伯权资助,“我们很自豪地说,活动募集来的每一分善款都是用于每一个公益项目和活动本身,让捐款人捐得舒心。”
  此外,小榄镇本土的慈善文化氛围深厚,“做慈善的企业特别多,以往没有公益创新大赛前,多集中在传统的扶贫济困、助学等领域,现在随着创新公益活动的增多,以及‘创益菊城’品牌的打响,越来越多企业主动要求合作,参与到形式更丰富的公益活动中来。”
期望尽快落实公募资格申请细则
  冯婷芳介绍,现在的难题是如何申请公募资格。《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两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目前《慈善法》已经颁布,民间公益机构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我们希望中山能够落实申请的要求和细则,我们中心能尽快申请到。”
  而对于公益园今后的发展,对于一些正在孵化的机构来说也有话说。小榄首批按社企模式运作的舒窝咖啡厅负责人罗荣强就说,公益园目前发起的活动形式丰富、普及面广,希望以后可以带着更多的公益团体一起来策划,迸发更多的创意;另一项目天台农场负责人周振江则希望继续帮助公益项目链接社会资源,比如帮忙推广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等,让项目有更长远的发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4:02 , Processed in 0.0763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