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唐达) 作为我市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昨天上午,“邑门式”政务服务全面启动仪式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这标志着,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市“邑门式”政务服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实现全市覆盖、全省首创、全国领先。市委常委易中强出席仪式。 去年9月15日,蓬江区环市街“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揭牌,随即召开的市行政服务改革现场会提出,三区四市要全面铺开“邑门式”行政服务改革。从试点到铺开,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按照“1+7+74+1324”模式,已完成“邑门式”服务大厅建设,并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全市统一的“邑门式”公共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全覆盖,短短时间内,‘邑门式’做到了全市覆盖、全省首创、全国领先。”随着“邑门式”政务服务全面启动,易中强认为,这将逐步带来群众办事更便利、部门办公更透明、政府决策更科学的“三个更”改革红利。 据悉,74个镇(街)“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镇(街)一级政务服务网络全覆盖,打通了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在三区四市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享受到从“多门”到“一门”,从“多窗”到“一窗”的一体化、标准化、均等化的服务。而简政放权、一门集中、一口受理、受审分离、一网审批的标准化、全网化审批流程,则实现政务服务行为的认流程不认面孔、认标准不认人情,使权力在审批领域阳光规范运行。 在下一步工作中,如何获得群众首肯,提升满意度?对此,易中强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强标准化管理,实行统一考核;二是深化“邑门式”系统二期开发,实现更多事项的异地申请、同市通办,并继续推广“侨都之窗”自助服务平台,拓宽自助服务终端覆盖面;三是抓好“放管服”,将“邑门式”服务事项延伸至村(居)办理,完善面向企业法人的“邑门式”服务,推行“两无两藏”。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第一批纳入“邑门式”共有16个部门的302个事项,其中所有进驻“邑门式”服务大厅事项已基本实现同市(区)通办,68项实现全市通办。数字“邑门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9月至今,我市“邑门式”已累计办理业务量近16.55万件,办结率达95.77%,其中卫生计生、城乡医保、高龄老人津贴等相关事项办理量较大。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7 13:52 , Processed in 0.0695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