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门曾是水陆联运的枢纽,并因此而兴旺。斗转星移,如今建设珠西交通枢纽的重任再次落在江门身上。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赋予江门建设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任务。身处战略机遇期和创新崛起窗口期的江门,未来应该如何利用珠西枢纽乘风而起? 最近,省领导胡春华、徐少华等频繁来我市调研珠西枢纽,充分彰显省委、省政府对于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重视,这个汇集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广珠铁路、广珠城际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等的枢纽大站,将有望打通江门乃至整个珠三角从东到西大跨越的“任督二脉”。 大城格局,提升江门战略地位 我市境内汇聚了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从江门在珠西的重要区位来看,具备建设区域交通枢纽的重大潜力。市委、市政府从2014年便开始着手谋划、推动相关研究工作,直到2016年“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被写入省“十三五”规划。从一个普通的过境站场,到珠西辐射粤西的第一门户,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谋划,到基本成熟再到定局,“珠西枢纽”(江门站)的路径愈发清晰,内涵愈发丰富。 在市长邓伟根最新更新的个人微博中,他表示“珠西确需区域性枢纽的支撑,江门要全力打造珠西产城枢纽更需对各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综合利用,特别与江海铁联动枢纽无缝联接(南沙疏港线与广珠铁路相接),珠三角枢纽机场可力争直接落地,也可巧借对接利用,既在乎所在,更在乎所用。不管海铁联动物流,还是空港枢纽的未来规划,鹤山作为北门户,新会作为南门户,蓬江江海作为东门户,台开同城(台开恩协同)作为西门户,如何深化各自的产城功能定位,从更高更大的平台去谋划推进,这既有基础,但更需前瞻谋划,主动深耕,两年来规划的大城格局正一步步一项项逐一变为现实。” 格局决定未来。一张关于珠西产城枢纽城市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开,江门发展的战略地位也将随之提升。以珠西交通枢纽打造珠西产城枢纽,从“中卫”到“广佛西中心、深港澳基地”,江门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与先进地区全方位联动的路径更加明确:蓬江滨江新城、江海华夏幸福产业新城、新会枢纽新城、鹤山物流新城将形成珠西产城枢纽的主核心,为江门东部蓬、江、新、鹤瞄准广佛都市圈、深港澳经济圈“双龙头”,建设“广佛西中心、深港澳基地”注入强大动力。 珠西枢纽,不仅是交通枢纽 “期待江门这个珠西综合交通枢纽,能够为珠江西岸地区连通祖国大西南增多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日前在调研珠西枢纽时提出了期望。 据介绍,江门站的规模在全省将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等大型交通枢纽,有望成为广东第4个轨道交通枢纽型城市的重大突破口。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建成后,向北直达广佛核心地带,向南通珠海、澳门,向东到深圳、厦门、上海,向西至贵州、广西、海南,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线路网使其成为真正的珠江西岸枢纽大站。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蔡勇认为,江门要打造珠西枢纽,必须要把握先机,一方面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珠西战略”,高起点做好规划,另一方面要做好相关西部城市的对接。“现在几个地方都在争做枢纽,但江门规划有广佛江珠城际等多条线路,优势明显。”蔡勇说,要把珠西交通枢纽变成珠西产城枢纽,首先要做好大广海湾和交通枢纽的对接规划;其次,利用建设站场的机遇,把香港、深圳创业创新的好资源吸引到江门来;再次,营造好的企业投资经营环境;最后,还是要把江门的品牌擦亮,凸显地方特色。 事实上,对于构建交通枢纽,珠江西岸的兄弟城市均在创造条件,抢抓机遇,以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产城的进一步飞跃。“广佛肇”都市圈依托广州中心城市的有力定位和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已基本形成主辅搭配、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佛山市依托“广佛同城”的规划策略,借助南广、贵广铁路在该市的交汇,正积极构建广佛都市圈的交通西门户,并通过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核心区平台,使得交通枢纽新城的打造成为产业经济快车的新引擎。肇庆市也正依托南广、贵广铁路的便利,积极打造鼎湖高新区,成为肇庆市的新城和经济增长极。 而“珠中江”都市圈的情况就有所不同: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依托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的契机和深港澳珠一体的空间优势,正充分利用高栏港等深水岸线资源和珠海机场空港资源,构建华南沿海主枢纽港等交通枢纽;中山市依托地处珠江口湾区的优势和深中通道建设的契机,正构建珠江西岸的交通桥头堡。 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政协提案委会同我市相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打造珠西交通枢纽,推动江门大交通建设”开展专题调研。作为调研组成员之一,市政协常委、民建江门市委会主委、五邑大学机电学院院长王建生就认为,如何让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重要资源停下来是关键。他指出,我市应进行规划载体建设,即在交通枢纽中心或附近,规划建设高级别的、超前的、国内先进的综合发展区,建设常年会展中心、物流及交易中心(离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客流中心等。 “珠西枢纽,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要转变为产业枢纽。”市政协委员、江门市天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泽刚在调研后发现,由于规划不合理或资金问题,部分高铁新城发展缓慢,甚至沦为“空城”。交通枢纽建设是一项耗时耗成本的工程,打造珠西枢纽,必须得借站造城,做好房地产住宅片区、商业综合体、制造业工业园区和创意园区的规划。 在近日市政协委员约见市长座谈会上,市长邓伟根坦言:“过去我们一直在各自为政,没有摆脱‘小江门’的思维意识,虽然也修了不少路,但始终没有打开格局。”他指出,在江门县域经济实力不强的现实条件下,唯有更加积极主动谋划大交通建设,才能真正打开大城格局,真正使珠西交通枢纽成为珠西产城枢纽,实现江门的“重振雄风”。 毫无疑问的是,我市打造珠西枢纽既是立足于珠江西岸,更是立足于广东省。未来江门将着力将综合交通枢纽转变为区域经济枢纽,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集散优势、经贸优势和城市发展优势,加快落实“珠西战略”,成为广东新一轮发展中的新经济增长极。 (江门日报记者/叶田) 相关链接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啥模样?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站房规模初定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站房共五层,地面三层,地下二层,按照“小鸟天堂、生命之树”理念进行布局,将交通功能、商业开发、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建成后将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社会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以各类公共交通为导向,有机组合、扩展地下、无缝换乘、公交优先、尊重步行,使江门站片区成为珠西区域的交通枢纽、经济枢纽与城市地标。 建成后的江门站将体现两大特征、两大功能。特征方面,对外它将展现江门的城市特点,空间开放,尺度宜人;对内,它将成为城市的活力枢纽、公共客厅,成为城市片区发展的催化剂和生长点。功能方面,江门站片区以综合性现代交通枢纽为基础,是我市最重要的城市窗口,将成为地标性地段,并将引发人群、公共活动与综合功能的聚集,成为城市的活力中心。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7 14:05 , Processed in 0.0655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