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部办公厅对第十七届群星奖决赛入围作品名单进行了公示,珠海市文化馆报送的对口板书《遗产》从全国数百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闯进前21强进入最终决赛。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体旅游局的支持下,市文化馆以促进群众文艺创作为基础,努力推出戏剧曲艺精品创作,并为市民搭建起了一系列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今年7月15日,珠海首个曲艺舞台“百姓笑苑”在珠海市文化馆小剧场进行了首场演出。作为珠海第一个本土相声演员的曲艺专场演出舞台,“百姓笑苑”演员中最小的还是小学生,年龄最大的已过花甲,所有节目均是原创。其中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曲艺节目表演,全部对市民免费公演,每场演出现场都充满笑声和掌声。 “通过打造新的戏剧曲艺艺术创作展示平台,以点带面,创作出体现珠海文化浓郁的地方性和多样性的曲艺作品,打造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以来,该馆着眼于反映社会民生和热点话题,创作作品达100多件。其中,对口板书《拼搏》、小品《过关》及相声《怨谁呢》在广东省第七届戏剧曲艺花会上获金奖,音乐小品《我们的青春,我们自己做主》获银奖。对口板书《遗产》获得第八届广东省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金奖并参与闭幕晚会展演。《海魂》获得广东省第三届曲艺大赛节目奖一等奖,表演奖二等奖。馆办团队青年先锋戏剧团作品《一丐一棍半个萝卜》获得第四届珠海市戏剧曲艺大赛一等奖及第八届广东省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铜奖。馆办团队青年先锋戏剧团作品微喜剧《有电话了》获得第十届广州大学生戏剧节暨第三届青年非职业戏剧节最具创造力戏剧奖。 与此同时,还创新形式开展群众戏剧曲艺活动。举办了滨海之声戏剧曲艺大赛、“唐涤生杯”戏剧曲艺大赛等。既有粤曲、小品、小粤剧等岭南艺术品种,也有相声、对口板书、儿童剧等北方曲艺形式,进一步培养激励了本土艺术人才文艺创作。“百年香埠”历史回眸唱名人曲艺演出,更汇聚我市编剧、作曲、粤剧粤曲、北方曲艺等艺术家,以不同类型的方式艺术地再现近百年来南粤地区值得后人铭记的人物。由多家珠海市艺术团的戏剧爱好者为观众送上丰盛高雅的文化大餐“百姓舞台”、“百场演出”和珠海市戏剧曲艺展演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点赞。 为了做好戏剧曲艺传承,培养戏剧曲艺“少年军”,我市还广泛开展戏剧曲艺进校园系列活动。着戏服、戴头饰、劈个“一字马”,来段 “唱做念打”。在珠海粤剧团粤剧演员的教导下,博爱幼儿园、斗门南门小学的萌娃们学了近两年的“茶笃鐣”,终于可以“粉墨登场”。拱北中学的校园剧《魔法毯》经过市文化馆专业演员的悉心辅导在亚洲中学生戏剧交流汇演中受到好评,真正实现了“让艺术点亮校园”。 本报记者 殷贝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06:17 , Processed in 0.0660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