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一目标为中山指明了方向,成为中山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行动纲领。近三年来,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以“链式变革”破题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六个一”工作体系、创新“数字贷”政策、培育链主企业标杆等举措,将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率提升至78.4%,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并获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其“政策精准赋能+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恰是对“新型工业化”命题的生动回应,为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山样本”。
中山经验表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顶层设计的科学引领,也要有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 面对中小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转型困境,中山以“六个一”工作体系重塑政府服务逻辑:建立一套省市镇村(居)企业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制定一套政策措施及配套实施细则,建立一个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库,形成一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攻坚项目清单,形成一张数字化智能化招商引资与增资扩产项目投资表,组建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及诊断咨询专家组等。
为推动政策供给进一步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中山创新推出了“数字贷”政策,以全额贴息的方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转型成本。目前,中山已推动11家银行发布16款金融产品,授信额度10亿元,带动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 同时,首创“预奖补”模式,对已签合同的数字化项目提前下达20%奖补资金,从转型前的咨询诊断,到转型中的支撑服务,再到转型后的效果评估,以及预奖补和完工项目申报,提供项目全流程服务,减轻企业申报工作负担,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专项资金拨付,切实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投资信心。目前,中山已推动79家企业获得奖补资金,涉及数字化改造投入3500万元,拨付中央省市资金超1000万元。第一批预奖补数字化改造项目从公示结束到资金拨付仅需11天。 政策创新的巨大潜力,正在中山这片热土上逐步释放。通过“数字贷”与“预奖补”双轮驱动,企业转型信心倍增,数字化改造步伐加快。据统计,全市目前累计规上数字化转型企业达4101家,规上企业数字化率达78.4%,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走在全省前列。
加强供给服务,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中山为企业减负增效的一项务实举措。 围绕行业共性与企业个性需求,按照国家、省“1+1+N”产业生态联合体要求,中山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9家综合、诊断服务商,18家行业型服务商和154家生态服务商,通过“1+1+N”和“1+N”模式联动形成多个产业生态联合体,合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结合中山市“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的特色与需求,不断扩大数字化供给服务范畴,优化供给侧服务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多个行业数转智改。
在诊断服务领域,中山构建的“诊转联动”机制也颇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目前,中山已遴选9家国家综合型、诊断型服务商,与信通院、赛迪院等国家智库单位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制定试点行业企业数字化诊断、评估工作标准,开展企业自诊与专业服务商诊断相结合的诊断和评估工作。摸清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找准短板弱项,明确发展方向,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同样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据了解,中山已引进华为、中软国际、黑湖、华工能源等行业顶尖数字赋能平台,通过导入市外优质资源,丰富中山数字化改造供给侧服务,完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提升数字化改造项目服务质量,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提供全流程指导,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
在一系列精准举措的推动下,中山“新十大舰队”领军企业正以行动交出亮眼“答卷”:纬创资通建成世界“灯塔工厂”,完美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铧禧科技的泛家居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标识解析平台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活动典型案例,明阳电气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 目前,中山已拥有世界级“灯塔工厂”1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市级以上项目86个,其中省级以上29个、国家级2个,建设3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
“标杆效应”正以惊人的速度,推动更多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并逐步探索形成“供应链纵向协同”“产业链横向协同”这一“双链协同”的转型模式。 纵向协同以链主企业为枢纽,构建起贯通产业链的“数字血脉”:泽东照明依托“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协同”模式,联动30余家上下游企业实现生产物流全流程数字化,物料周转效率提升35%,库存成本降低25%;铧禧科技搭建的泛家居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一物一码”质量追溯体系,推动130多家企业改造升级,帮助企业将产品合格率从75%跃升至95%,订单平均增长20%。
横向协同则聚焦产业链的“生态重构”:古镇灯饰搭建产品AIoT(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结合)智能化+订单牵引模式,依托鸿蒙系统搭建AIoT智能底座,为2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产品智能化改造,平均降低企业研发成本30%,缩短产品上市周期3-6个月,智能产品利润平均提升15%;中山黑湖与1688电商平台联动,打通生产制造数据,以不到2万元的低成本帮助40多家家电、灯饰企业完成基于数字化的精益改造,促成交易600余次,这种B2B交易“外卖式”模式,可实时掌握生产企业进度和派送流程,助力中山制造业企业吸引更多客户。 当供应链的“数据血脉”与产业链的“生态脉络”交织共振,中山制造业正完成从单点改造到系统重构的进化。正如业内常说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产业生态的重塑。 当机器开始“思考”,制造业的竞争维度已悄然改变:这里不再只有流水线的轰鸣,更有数据流动的韵律、算法迭代的脉搏,以及一座城市对未来产业形态的浪漫想象。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进化中,中山正用硬核创新证明: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生存之战。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0 23:36 , Processed in 0.0719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