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雄远农业种植园,谭洪波在查看火龙果植株的长势。本报记者 张洲 摄 农业生产“看天吃饭”。我市的农业种植户,最怕的就是台风灾害的影响。平沙镇有一名“90后”果农谭洪波,在台风的“打击”下愈挫愈勇,如今探索出一条“科学密植”种植火龙果的新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产量,还可助力火龙果抵御17级台风的影响。此举有望改变火龙果种植过度依赖天气的状况。 近日,记者来到平沙镇南新社区的珠海雄远农业种植园,探寻谭洪波的“科学密植”。据谭洪波介绍,前几年,他采用火龙果的传统种植法,一般每株间距0.4米左右,高度1.5米,一遇台风,植株全部被刮倒,损失惨重。一直梦想打造火龙果产业链的他经过不断摸索,发现通过增大种植密度,适当矮化植株高度,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火龙果的抗台风能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谭洪波种植的火龙果单柱双排每株间距大约0.2米,高度约0.8米,所有植株牢牢固定在横向的铁丝上。“这样一来,每亩种植量由800-1200株提升至3000-4000株。”谭洪波说,“科学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土、肥、水、光、气、热的效能,通过调节农作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 谭洪波坦言,“科学密植”法种植火龙果,需要良好的品种和加强日常管理,为此,他们引进了“蜜玄龙”和“黄密龙”这两个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火龙果品种,在保证品质的同时确保四季挂果。 据了解,珠海雄远农业种植园占地面积100多亩,致力打造以“火龙果的一生”为主题的火龙果产业链,通过良种、良法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为了拓展市场,同时为周边农户拓宽销售渠道,该种植园还致力打造电商平台、直播间,并配套悠闲观光农业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采摘、观光服务。种植园还配套设置了农耕体验区20亩,让中小学生可以前来感受传统农耕文化。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0 20:38 , Processed in 0.0744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