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斗式挖泥船“金雄”轮施工。 ![]() ▲“金雄”抓起深中通道首个管节第一斗泥。 3月27日,30方抓斗船“金雄”轮在深中通道工程沉管隧道基槽E1管节海域,完成了第一斗泥的开挖,标志着中交广航局正式开启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隧道基槽开挖的精挖施工,当好疫情期间深中通道首节沉管安装施工的“开路先峰”。 “首节沉管基槽开挖是深中通道E1沉管浮运安装的关键工序之一。” 中交广航局深中通道项目负责人詹锐彪表示,该工序由中交广航局独立自主研发的抓斗式挖泥船“金雄”轮负责施工。这是中交广航局继参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沉管基槽开挖任务后,再度向超级工程发出挑战,在海底挑战50公分误差范围的隧道沉管基槽开挖施工难题。 据介绍,“金雄”轮曾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中负责精挖施工,是国内首艘具备定深平挖功能的抓斗式挖泥船。詹锐彪表示,在深中通道工程沉管隧道基槽E1管节海域,“金雄”轮要在完成上层“粗挖”任务后,在粗挖作业面下“二次施工”。其重达100吨、高达10米的巨型抓斗,要为E1节沉管安装开挖出一条高层误差控制在0.5米、长123.8米、宽50米的基槽,并且要挖掉槽底岩层夹杂的深层混泥土搅拌桩(简称DCM)桩头,其施工难度远远超过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可谓是难上加难。 首节沉管隧道基槽精挖的施工难度在哪里?“金雄”轮船长唐少鸣介绍说,首节沉管基槽开挖水域距离西人工岛岛头近,施工作业面狭窄,交叉施工频繁,施工干扰大,并且沉管隧道基槽基本与水流垂直,水流急,在如此复杂的横流条件下施工,“金雄”轮需要用4个16吨重的锚进行定位,还要防止因洋流导致走锚造成定位不准、出现定深偏差等情况。 为保证首节沉管隧道基槽精挖的精度,“金雄”轮自主研发的定深平挖控制系统仿佛为“金雄”装上了一双“慧眼”,使其“大脑”更灵活,能轻松地指挥这重达100吨的“大手”干活,解决了深海作业“看不见”、“控不住”的难题。挖泥手只要在挖泥室的操作控制面板输入挖深数据,就能准确地控制挖泥过程,并能及时捕捉获取抓斗的挖泥轨迹,准确地检测出抓斗船下放的实时数据,完成精挖这项“绣花绝技”。 据悉,深中通道项目首节沉管隧道基槽精挖预计于4月中旬完成。目前,中交广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正加紧施工,并做好相关数据监测,为后续沉管隧道基槽开挖提供参考依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06:59 , Processed in 0.0778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