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中山援助湖北松滋医疗队:最硬的“鳞” 打最硬的仗

2020-2-26 19:36| 发布者: kenny| 查看: 583| 评论: 0

中山援助湖北松滋医疗队:最硬的鳞 打最硬的仗
袁小玲在查房。麦学东 摄
2月23日,广东援助松滋医疗队领队、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袁小玲和队友,参加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医疗队进行的一次远程会诊。

46人的医疗队,24人来自中山市。袁小玲说,中山这支队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非常棒!”

从2月12日千里驰援松滋,到负责该市全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山市最硬的“鳞”,一直在打最硬的仗。

■“全部送到我这里来!”

袁小玲说:“只要是肺有问题的,不管是疑似、还是确诊,全部送到我这里来。”

12日开始,中山和松滋联袂演绎了“广东速度”“松滋速度”。

2月12日袁小玲和队友抵达松滋,连酒店入住都没有办,当日开始调研。

13日,医疗队到该市城东丰铭院区、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等地现场调研。

14日,袁小玲提出集中收治方案,确定将当地二级甲等医院——松滋市人民医院作为集中收治医院。

14日当晚,松滋市人民医院的外科大楼改造工作开启。

16日,该院因地制宜,将外科大楼3至8楼的普通病房,全部改造为符合要求的隔离病区。

16日下午1点,开始转运需要集中收治的病人。

21日,松滋全市的新冠肺炎病人都集中到了该市人民医院……

松滋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吴文超说,袁小玲教授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和对病患的真挚情感,让大家都很佩服。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黄小强是院感专家,他说,“广东速度”“松滋速度”的背后,是两地医务人员,以及当地政府的决心与无缝配合。黄小强介绍,经过短期磨合,和当地医护人员已经不分你我,彼此成了亲密的战友。

■“但使愿无违”

“虽然道狭草木长,但我们依旧但使愿无违,春天不远了!”中山市人民医院护师王野来到松滋后,写下这句激励自己和队友的话。

王野是哈尔滨人,已在中山工作10年。31岁的王野说,无论是年龄和阅历,“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挺身而出的时候,没有为什么!”

王野介绍,因为是隔离病房里,从医疗护理、患者的生活照料、房间的卫生打扫,一直到搬运桶装水,他们的体力消耗还是很大,“因为在大小便里也检测出了病毒,我们的护理人员还要随时作消毒处理。”

■对母亲善意的“欺骗”

李玲是中山市博爱医院的主管护师,口罩和护目镜勒出满脸的压痕,鼻子上还出现压疮。李玲介绍,出现压疮的那天,是7点多开始穿上的防护服,脱下来的时候是下午5点了。每天工作6小时,排队穿脱防护服就要花很多时间。“医疗队对穿脱防护服要求特别严苛,每一个动作和细节都不能错。”

“回来后整块脸都还是火辣辣的。”李玲说,照片发给家人后,母亲看见她脸上贴了水胶体,以为受伤了,李玲“欺骗”母亲说,这是保护措施,要压得密不透风才能保护好自己。

■“设置了朋友圈权限,父母看不到。”

为战胜疫情,“欺骗”父母的还有黄小强,黄小强是江西九江人。“我设置了朋友圈权限,父母看不到。”直到今天,在九江老家的父母还不知道家中独子在松滋战疫。

李玲说,现在每天工作时长改成4小时了。“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依然义无反顾。反而特别感谢医院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来到这里,让我拥有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24人的中山医疗队,鏖战松滋不言悔。

在抗疫一线战场,中山“硬鳞”,正在打最硬的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5:31 , Processed in 0.0700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