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等组织发起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2019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山市寒秋博物馆馆长蒋寒秋做客人民论坛网访谈间,围绕“红色革命文物守护与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弘扬”等问题接受了记者访问。 ![]() 蒋寒秋是中山市寒秋博物馆创办人,他为了抢救和保护中国红色传统文化,不惜卖掉收藏的多套红木家具,又抵押房子,从陕甘宁地区到苏南、井冈山等地辗转近万公里,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一点一滴地了解那一段尘封的历史,并设法把那些淹没在尘埃里的文物购买过来、收藏保存。他十年如一日,现已收藏4万多件革命文物。收藏分为三大类:红色革命文物4万余件,古建筑近200栋,民俗文物50多个系列,约2万件。特别重要的有:共产党早期的布告命令近2千份,斗争报苏区版73期全,红旗周报64期全;伟人英烈、名人手写稿批复件约1千件;红军匾额证章约1500件。其中,特别让他骄傲的是“红军家祠”牌匾目前发现仅3块,寒秋博物馆就馆藏2块。 在做客人民论坛网访谈间,蒋寒秋表示,吃水不忘打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我们始终要铭记缅怀革命先烈,红色精神是复兴中国梦的根基,红色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件革命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印证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可分类作为红色文化研究的史料。蒋寒秋表示,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而艰辛的历程,今天我们应该为伟大的祖国崛起而自信骄傲。红色革命文物为我们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科学指引。收藏它们,是自己一生的信仰,更是自己一生的幸运。他期待可以让这些革命文物为世人所知,让革命精神代代流传。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限于自身经济及文化水平,希望革命文献文物保护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9:33 , Processed in 0.0652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