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立人民防空意识,居安思危,锻炼自救互救能力,事关每一个人,应从"娃娃"抓起。 ![]() 遇袭演练。 ![]() 人防知识进校园。 ![]() 疏散演练。 ![]() 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呜呜呜……”上午10时起,分3次全程长达15 分钟的防空警报在全城上空响起。鸣放顺序依次为:10时至10时3 分鸣放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长3 分钟);间隔3分钟后,10时6 分至10时9 分鸣放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长3 分钟);间隔3分钟后,10时12 分至10时15 分鸣放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 “空袭来临,请往这边走……”当防空警报响起时,市实验小学、纪念中学、中山中专,在演练引导员的带领下,半弯着腰,迅速向校园内的人防工事方向疏散躲避。这是我市在“九一八”当天,结合试鸣演练,针对学生进行的疏散演习。此外,东区雍景园小学当日也启动了“居安思危纪念‘九一八’人防知识进校园宣传月”活动,小学生们通过观摩触摸屏上的宣传片,以及参与人防知识有奖知识问答,了解一些切实有用的防空防灾知识。据该校负责人表示,树立人民防空意识,居安思危,锻炼自救互救能力,事关每一个人,应从“娃娃”抓起,本月该校还将同市人防办合作开展一次趣味十足的人防知识竞答赛。 市人防办还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印发防空警报试鸣宣传单张15000份、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防空警报试鸣的公告3300份,所有资料直接寄送到市各有关单位和各镇区;统一制作了120 条加强人防建设及做好防空警报试鸣的横幅标语,悬挂在全市各镇区主要道路;并于9月12日起租用全市1800 多台出租车LED 屏和 430 多台公交车LED 屏进行为期7天的防空警报试鸣宣传。据介绍,目前全市各镇区一共有480 台防空警报器,鸣响覆盖率达到百分百。 据了解,实施防空警报鸣放活动,是“人民防空法”赋予的职责,是在和平环境中提高公民防空警报意识的重要宣传手段,通过平时的训练,达到战时能有效地组织人民进行防空袭斗争,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也能让市民居安思危、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应对重大灾害的防范意识。 一起长知识 人民防空警报试鸣常识 ◎什么是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是“防空警报信号”的简称。我们通常说的“发放防空警报”实际上是指发放防空警报信号。 ◎防空警报分为哪几类? 防空警报信号的种类: 预先警报、空袭警报或灾情警报、解除警报。其中,灾情警报的形式由各地区自行规定。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循环3遍为一个周期,总时长为3分钟,其特点是“长间隔”。 ●空袭警报或灾情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循环15遍为一个周期,总时长为3分钟,其特点是“短间隔”。 ●解除警报:连续鸣响3分钟,其特点是“无间隔”。 ◎防空警报信号有什么作用? 就是在遭敌空袭的情况下,告知市民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平时也可用于发放防灾警报,为防灾减灾服务。 ◎防空警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响起? 平时,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有关规定,可以进行试鸣(比如,2016年将在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暨“全民国防教育日”在全市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战时,按照防空警报音响信号规定的要求进行鸣响。 ◎如何识别防空警报信号? 国家统一规定的城市人民防空音响警报信号有预先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解除警报信号三种。 “预先警报信号”,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它的特点是“长间隔”。 “空袭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它的特点是“短间隔”。 “解除警报信号”,连续鸣放一长声,时间 3 分钟,它的特点是“无间隔”。 ◎警报响起后,群众该如何做? 警报鸣响分为平时试鸣和战时鸣响。 平时试鸣防空警报,是为了更好地检验本市防空警报设施完好情况和警报音响效果,使广大市民熟悉防空警报信号,提高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广大市民、过往人员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继续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即可。 战时,当市民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后,应保持镇静,认真听辨发放的是哪种警报信号,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和平年代,为什么要试鸣防空警报? 一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 二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强化人民防空意识,警示市民居安思危,提高应对战争和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为了检验防空警报系统的完好情况,掌握警报信号的实际覆盖情况,科学合理布设防空警报器。 四是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对提高遂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战时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如何采取行动? 战时,当市民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后,应保持镇静,认真听辨发放的是哪种警报信号,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一)战时听到预先警报时应采取的行动 预先警报是在获知敌人即将对城市进行空袭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 ●首先要通告家庭及邻近人员,特别是正在地下工作和高噪声工地上作业的人员。 ●按家庭防空预案分工:关闭燃气、切断电源、关闭门窗、自来水、熄灭炉火、圈住家畜宠物、盖严食品、水井、转移易燃物品等。 ●背上应急背包、扶老携幼,快速进入指定的人防工程或紧急疏散地。 ●有社区或街道人民防空任务的居民,应尽快到达预定位置,履行人民防空职责。 ●在公共场所的居民,一般不宜立即回家,应就近防护或到临时疏散地域掩蔽。 (二)战时听到空袭警报时应采取的行动 空袭警报是在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 ●人防工程要立即关闭防护密闭门,已进入人防工程中的居民应当安静下来。 ●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的市民要就近分散,可隐蔽在矮墙、花坛、涵洞、墙角、桌下等旁边或底下,或用头盔、被子、塑料盆、木板保护头部等重要部位。 ●在室内要避开玻璃窗、高书架、衣柜及吊挂物品等。 ●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广告牌、楼房、吊车及高压线等,远离加油站、燃气站等易燃易爆区域。 (三)战时听到解除警报时应采取的行动 解除警报是在敌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 市民听到解除警报后,应有组织、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岗位。同时要在所在单位或社区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灭火、抢修等行动,消除空袭后果。 ◎战时听到警报后如何做到快速进入人防工程? ●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疏导,不停留、不拥挤、不吵闹。 ●背背包,不夹包、不提包,抱小孩,不牵小孩走。 ●无灯时,要腾出右手,靠右侧探摸、快速进至人防工程。 ●发现有损坏人防设施的行为,要立即制止,并报告人防等部门。 居民应爱护人防工程人防设施 根据人防法关于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侵占人民防空设施”和“不得进行影响人防工程使用或者降低防护能力的作业”的精神,居民应具体做到: ●不向人防工程内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 ●不在人防工程内生产、存储易燃、易爆、有毒、有放射性、有腐蚀性的物品。 ●不堵塞工程出入口、通风口,不私自拆用、搬迁人防警报设备。平时人防工程的使用者要承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平战转换的任务。不占用或混用人防通信频率和防空警报信号,不滥用人防标志。 空袭时人防工程使用要求 ●进入时要尽量缩短时间,切忌在工程口部滞留。 ●儿童、老人应有专人照顾。 ●听从工作人员疏导,按标志方向行动。 ●要安静、少活动,减少氧气消耗。 ●严禁使用明火,不准吸烟。 ●节约用水,保持工程内的卫生。 ●不要乱动工程内的防护设备。 防空应急中主要物品参考清单 ●证件类:身份证、工作证、信用卡、保险卡、驾驶证、现金、钥匙等。 ●应急食品类:瓶装饮水、婴儿食品、水净化剂(两天用量)。 ●服装类:简单卧具、衣服、被子、袜子、洗漱用具、雨具等。 ●防护工具类:个人防护用具、口罩、防护眼镜、塑料袋、高腰雨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救护工具类:纱布、毛巾、卫生纸、急救药品(包括阿托品、亚硝酸异戊酯、抗烟剂等解毒药,金霉素等抗生素,碘化钾等抗辐射药品)、镇痛药、止吐药、防蚊虫药剂、漂白粉、高锰酸钾消毒剂等。 ●救生工具类:多用工具刀、饭盒、指南针、手电筒、火柴、蜡烛、打火石、固体燃料、放大镜、针和线、电池等。 ●信息类:收音机、市区地图、家人及亲人联系方式、人防手册、居民防空防灾手册、居民防空须知等。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09:48 , Processed in 0.0689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