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1月3日讯 “自从修了新路,不仅我们的农产品运出去更方便了,建筑材料也能拉进来,村里好多户都修了新房。”1月2日,上午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屋前的水泥路,民众镇新平村村民何婆婆趁着好太阳出门遛弯,她拉着记者讲起修路的种种好处。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已于2016年完成,共建设、改造村级公路1444条607.3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06座。全市累计22个镇区、180个行政村、80多万村民受益,我市公路密度也由145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到180公里/百平方公里,跨入全省前列。 从2014年起,市交通运输局立足我市“交通大会战”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为基层群众打造畅通、安全、舒适、美好的通行环境。 我市“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经过一年的运营,群众享受到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农村路况的改善,促进了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坦洲、民众等镇区道路修通后,“农家乐”“乡村游”迅速兴起,果园、菜园、养殖场和镇内的绿道旅游资源迸发生机,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自驾游客,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生态游的发展。另外,大涌、板芙、神湾等镇的花木产业充分发展,全市花卉苗木产业进一步做大。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今后将切实推进新时代“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以更高水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15:10 , Processed in 0.0656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