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航联创中山创新中心,已有包括3D 打印、无人机等在内的项目和成果实施孵化。记者缪晓剑摄 “通过军民融合,我们把航空领域好的技术成果、技术需求,和中山企业的生产、研发能力对接,双向输出,合作共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联创(中山)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主任李昂,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市发改局一直着手把军民融合作为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抓手,利用中航集团在航空产业的现有技术和项目储备,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平台,成效明显。 创新中心从今年3月29日正式启用,现已有10个代表装备制造和健康产业技术发展前沿的项目和成果入驻孵化,包括3D 打印、无人机、智能社区、AR技术等等。在创新中心的牵头下,无人机项目正与坦洲镇积极洽谈。 李昂表示,创新中心定位于推进航空技术的民用化、军工技术的产业化。落户中山后,通过对中山产业结构和企业特点分析发现,中山中小企业居多,普遍规模不大,偏向于制造,对科研成果和项目的承载能力有限,但产业配套完善,生产能力强,适合实现供应商的本土化。根据这一现状,创新中心从具体的可落地的成果入手,对有意向有能力的企业进行辅导,发挥中山企业的优势,研发和生产附加值高、航空工业有需求的产品。 这种“接地气”的对接效果已经显现。天键公司是一家生产传统耳机的企业,双放在对接中发现,天键有意愿做军工产品的供应商,创新中心正在做这方面的军工产品开发。但天键公司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不在军工产品供应商名录中,也不具备相关生产资质。经过创新中心的辅导,目前天键公司的有源降噪耳机已经成为了中航工业集团军品预研项目的供应商,将来若上市,单价可达7000元,远高于目前传统耳机的单价和附加值。这就是创新中心想要实现的 “双赢”。据了解,为了加快“双向输出”,创新中心积极与我市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和镇区合作,开展专题项目对接会,提高对接成效。目前,更多的项目正在孵化和产业化过程中。 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围绕中山“十三五”规划,在充分研究中山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已策划并组织“中航工业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对接会”“中航智慧城市中山专题会”“央企熠星大赛项目路演”等活动。同时,协同中航工业雷电所、光电所、上电所、自控所、计算所等13家中航成员单位,重点围绕智慧城市、智慧航行、智慧家居等领域,开展技术对接和项目策划。“希望通过精准对接,让本地更多优势企业能被发现,借助中航集团的创新平台更好地实现创新转型。”上述发改局人士表示。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9 18:58 , Processed in 0.0717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