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12月6日讯 今年中山市级审批的用海项目只有一个,就是中山长大公司码头一期工程。12月5日,站在火炬区临海工业园的堤岸上,中山长大路桥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尹金平高兴地告诉记者, 长大码头一期工程争取年底前开工,预计明年年底前投入使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尽最大可能减少在海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减少海洋污染。” 中山市海域面积159.63平方公里,拥有57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和5个海岛,海洋资源总量在全省位居末位。但中山境内拥有珠江八大出口的三个出口,是省海洋经济活跃发展区和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地区,区位优势突出,可谓“寸海寸金”。近年来,中山在加强用海审批监管和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规划用海、加强陆海统筹。 中山市结合深化 “三集中、一分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用海项目的审批统一集中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市海洋与渔业局审批服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屈秀玲介绍,在用海项目的审批上,中山坚持严把关,保质量、提速度两不误,除了前置审批还有后续的监管,“有一个事中的监管,还有一个事后的监管,不是说批了就完了,批了之后我们还要加强监管,就是看你有没有按照我们审批的去做,有没有扩大范围,我们把重点放到事后监督这一块。” 长大码头一期工程位于火炬区临海工业园,作为长大集团中山基地的配套项目,用于企业的建筑材料运输、应急抢险和船舶维修,预计建成后长154米、宽30米,涉海面积2.26公顷。尹金平介绍:“我们的PIC 基础桩主要是PIC 管桩,还有梁上的纵梁、横梁,包括面板都是预制的,这样放上去可以减少海洋污染。” 据介绍,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积极推进规划用海、生态养海、依法治海、合力护海、全民亲海等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五大行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中山明确发展定位,界定功能区划,组织编制了《中山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并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 中山还推动“多规合一”,实现陆海统筹。2014年以来,组织编制《中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规划,推动海洋相关规划与沿海土地、港口、经济发展等规划相对接,构建了陆海发展规划“一张图”,实现了陆域与海域、经济与社会等统筹发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01:07 , Processed in 0.0805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