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小科学家”有了“大舞台” 市科协推出“三子工程”,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

2017-12-6 17:17| 发布者: kenny| 查看: 650| 评论: 0

“小科学家”有了“大舞台” 市科协推出“三子工程”,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
由市科协主办的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培养"小科学家"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本报记者夏升权摄

    日前,中山市科普网正对上月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进行公示。此次大赛共评出获奖项目850项。
    今年是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获丰收的一年。市科协通过搭建各类创新创意平台,并推出“办好市赛选苗子、参加省赛练胆子、瞄准国赛出尖子”的“三子工程”,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从广大中小学生中培养一批“小科学家”。
    ■搭建平台营造创新氛围
    在一些圆形的硬纸上,画上一些图案,然后放进“裱花艺术伙伴”微型机器托盘上,便可打印出图案鲜艳的作品,基于3D打印灵感,中山市实验小学朱天立等同学发明了 “裱花艺术伙伴”机器人;有一次和妈妈到餐厅吃饭,发现餐厅里有送餐的机器人,小朋友都围着它转,非常有趣,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创意一队的潘志文等同学制作了“智能炒菜机”……
    在我市举办的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创新作品总让人眼前一亮。
    市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探究项目竞赛活动,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与广东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接轨。竞赛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旨在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涌现。
    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中山科学馆馆长吴鹏飞介绍,从历次参赛的学校数量和参赛队伍、项目、成绩、影响力来看,每年都处于攀升态势,势头强劲。中山青少年创客在全省居于较高水平,在珠三角仅次深圳、广州。以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为例,2000年前,中山只有城区少数公办学校有机器人竞赛课,专业指导老师不多,经费投入也不足。经过十多年发展,情况大有改观,镇区和民办学校参与热情度也在增加。除了在省市、国家赛事中取得成绩外,还有不少青少年科技作品参加国际青少年创新大赛。
    ■“三子工程”激发创新热情
    我市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哪些亮色?市科协副主席沈小龙用了一句形象的话来形容:推出了“三子工程”,即“办好市赛选苗子、参加省赛练胆子、瞄准国赛出尖子”。通过“三子工程”的实施,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日益活跃。
    市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通过深化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组织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活动、举办各类型青少年科技类竞赛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科技教育蓬勃开展。
    除了在各类赛事上取得好成绩外,我市继续擦亮青少年科普活动品牌。以2017年中山市青少年科普活动周活动为例,通过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分别策划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普剧大赛、航空航海模型竞赛等三大项主会场活动,并组织和发动全市各镇区、中小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学会(协会、研究会)同步开展几十项分会场活动,激发全市青少年投入科技创作中。
    记者手记
完善创新生态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需完善整个创新生态链。科协(科学技术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山市科协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市委、市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角色”,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2017年,市科协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积极作为,工作亮点纷呈:今年“3·28”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中,积极联系院士参加活动,为中山创新发展献计献策;以院士、海智计划等为引领助力我市加快柔性引才;全国首个科技工作日推出“六个一活动”,获得省科协肯定;第十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我市成功举办,中国科协负责人认为,本届竞赛是历届活动中筹办最严谨、安排最细致的一届。
    在这一年中,市科协还在科协系统改革、科协论坛、科普活动周、学术活动周、企业科协工作、科教扶贫、科技交流等各方面实现创新,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多元化平台,使创新资源向多领域和基层延伸,更好地营造创新氛围,构建创新文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01:09 , Processed in 0.0651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