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自强拿到了首期1000元分红。 “感谢党和政府,现在我也可以拿到项目分红了。”近日,在东成镇2017产业扶贫首期分红仪式暨精准扶贫种植技术培训班上,东成镇下绵湖村委会的产业扶贫对象胡自强领到了1000元的分红。 由于劳动能力有限,在成为东成镇希望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之前,胡自强都靠务农养家糊口,家庭经济捉襟见肘。2015年底,东成镇及下绵湖村委会干部通过摸底核查,了解到胡自强的困境,主动帮助他申请成为城乡精准扶贫对象,并吸收他作为东成镇希望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通过产业扶贫帮助他提高经济收入。 与胡自强一起成为希望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还有其余49名精准扶贫户。2016年底,东成镇结合当地农业特色,以打造扶贫产业基地为基点,推出以种植柠檬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集结贫困户成立合作社,并代理运作扶贫产业基地,在年末按股进行盈余分红。 近年来,恩平市推出了以马铃薯为主导的产业扶贫项目,摸索产业扶贫之路。恩平市还出台了《关于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6—2018年)》,要求各镇(街)结合自身优势,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原则,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帮扶贫困户脱贫。 东成镇产业扶贫基地位于石桥头村委会莳坑村,占地39亩,种植面积达37亩。以往,石桥头村委会的村民大都种植红肉火龙果,但火龙果的效益不高,管理要求却不低,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该村委会逐渐将主打特色农产品从红肉火龙果转为柠檬。“经过考察,我们决定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柠檬。柠檬一年四季都有产出,而且容易管理,人力成本也不高。”希望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东成镇石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梁志浓说。 梁志浓说,为了保证合作社及产业基地能持续“造血”,东成镇产业扶贫基地采用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经营,有12亩用于种植时令蔬果,以加快销售流转,其余25亩则用于种植柠檬,扶贫户以资金入股或劳动力入股的模式加入合作社。 另外,为了实现基地经济收入渠道多样化,东成镇产业扶贫基地面向社会公开认租、认种,其中,蔬菜基地田块认租价格为每月150元/块(约60平方米),柠檬基地柠檬树认种价格为每棵每年200元,认租者或认种者可自行进行耕种采摘,也可以将认租的田、认种的树交给合作社管理。 “基地运行还不到一年,蔬菜、柠檬都暂时未能大量产出。社会上的热心企业和团体还是很多的,这些田块和柠檬树几乎都有了主人。”东成镇镇委委员黄奇锋跟记者说,虽说基地的“第一桶金”来自社会资金,但他相信,经过运营,基地的农产品都能实现量产,社员们的收入也会增加。 文/图 周晓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9:41 , Processed in 0.0652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