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岛 钢圆筒快速成岛 两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人工岛建设采用深插式钢圆筒围护快速成岛工艺,并首次采用8台APE600液压振动锤联动振沉系统。 钢圆筒共120组,单个直径22米,高40米—50米,重约500吨,最大入土深度达29米。通过该创新技术,在215天内即完成岛体成岛,比传统工法施工效率提高近5倍,且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岛内软基处理 钢圆筒快速成岛实现了止水和围护结构一体,岛内、岛外同步施工,通过回填砂形成陆域,采用“局部开挖换填、插打塑料排水板、井点降水联合堆载”的大超载比预压方案进行岛内软基处理,开创了外海环保节约型的软基处理新方法。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 BIM系统为大桥“健康”护航 昨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线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顺利贯通,大桥建成通车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目前,建设者们正加紧攻坚余下的隧道内装、桥面铺装、交通工程、房建工程施工,向着大桥年底具备通车条件的目标进发。其中,作为港珠澳大桥的“面子工程”,主体工程交通工程颇多亮点,并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第一次尝试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系统庞大,包括收费、通信、监控、交通安全设施、供配电、照明、通风、消防、给排水、综合管线、防雷接地、系统集成共12个子系统,内部及外部接口界面关系错纵复杂,所用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综合管线布设十分密集,系统集控要求高、难度大。 值得一提的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还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第一次尝试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实现交通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系统集成。所谓BIM系统,就是以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据介绍,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错、漏、碰、缺检查,优化设备和管线排布方案,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同时,BIM技术与维护管理系统的结合,对交通工程的空间、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管理,为保修服务的快速响应、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据介绍,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达到120年,打破了国内通常的“百年惯例”。基于BIM架构的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系统集成技术,最终使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的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利用,形成一个集中、高效、便利的系统管理平台。 沉管隧道 隧道管节工厂化生产 33节巨型海底沉管,标准管节长度180米,重约8万吨,最大作业水深46米,全部采用“工厂法”生产,在距离隧道轴线约7海里的桂山牛头岛预制厂中预制,然后整体拖运到工程现场进行沉放。管节工厂化制造在国内属于首次,相对传统作业模式建设具有连续作业、质量优质可控的好处。 沉管的浮运和沉放 在每个沉管安装之前,先在伶仃洋40多米深的海底开挖一条海底隧道基槽,基槽挖好后打挤密砂桩,然后在基槽上铺2到3米的块石并夯平,创造一种新的复合地基,使沉管的沉降值大大缩小,把误差控制在5厘米左右。 面对海底基槽淤泥回流,一方面设置5个固定观测点保持对施工海域的泥沙检测,提供有效的泥沙淤积预警分析,为后续沉管安装施工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设置水下横向截泥堤坝,拦截沿基槽方向的泥沙回淤物,同时调动“捷龙”、“浚海6”清淤船清理淤泥。 创新工法实施隧道最终接头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是一个巨大的楔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重达6000吨。用来吊装这个庞然大物的“大国重器”,则是世界最大的单臂全旋回起重船——“振华30”。其单臂固定吊装能力则可以达到1.2万吨,却能达到15毫米的吊装精度,将最终接头稳稳地“海底穿针”。 主体桥梁 海上长桥装配化施工 非通航孔桥190个承台墩身以及组合梁2516块桥面板全部在岸上工厂内预制,再由浮吊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整孔安装。钢结构桥梁大规模采用“工厂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理念,使我国钢结构加工制造水平一跃进入世界前列。 高难度桥塔吊装作业 九洲航道桥桥塔的安装采用整体竖转提升方案,属国内首创,填补了用提升支架整体提升、滑移滑道竖转方式安装上塔柱领域的一项国内空白;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三座海豚塔的安装则采用两台大型浮吊船协同作业,将2000多吨的钢塔在海上实现空中翻转,最后精确定位在承台上,其整个吊装工艺的研究历时两年,属世界首创。 世界最大规模钢桥面铺装 主体工程22.9公里的桥梁,桥面铺装规模达70万平方米,其中50万平方米为钢桥面,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钢桥面铺装工程。桥面铺装采用“防水粘结层+浇注式沥青铺装+SMA13”的铺装体系,在满足钢箱梁桥面铺装复杂受力条件的同时,接近零空隙的浇筑式沥青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桥梁主体结构免受高湿、高盐的外海气候条件影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7 01:03 , Processed in 0.0701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