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主办的首届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计划政策研讨会日前(6月29日)在广州市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举行。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省非遗中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代表、各市非遗传承人及非遗传承企业代表等50余人汇聚广州,参加了研讨会。代表中山非遗项目的咀香园、黄圃泰和腊味受邀出席研讨会。会议由原省非遗保护处处长张梅主持,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非物资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杜佐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工艺的振兴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新契机。去年下半年以来,文化部着手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力求在尊重非遗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搭建起传统工艺与艺术、学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及当代教育的桥梁,显著提高传统工艺从业人群的传承水平、传统工艺为现代大众的接受程度、传统工艺制品的品质和效益、传统工艺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征求意见稿)》充分围绕“尊重传统、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在生活中振兴、绿色发展”等科学理念,全方位制定了支持传统工艺发展的措施和目标,体现了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结合。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对《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 省非物资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原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指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对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以及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做了详实全面的阐述,是新时期促进中国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与振兴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工匠精神、激发手工艺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和加强文化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讨会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梳理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思路,她希望与会专家和代表畅所欲言,为广东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相关实施意见的起草建言献策,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广东省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发展与振兴的新途径。期间就政府政策补贴申报作了辅导。 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实践,就广东省如何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分别从广东传统工艺行业历史及现状、理顺传统工艺管理体制、创新传承人群培训机制、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创建传统工艺大数据平台、建立传统工艺研发实验室、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传统工艺发展、加强传统工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培育传统工艺相关市场和拓宽产品出口渠道、争取政府扶持和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要创建广东传统工艺的新优势,推进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15:17 , Processed in 0.0681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