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珠海江门 江门 查看内容

恩平金融生态逐步复苏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7-5-10 13:52| 发布者: kenny| 查看: 911| 评论: 0

元山村村民吴炳坤在助农取款服务点取款,从家里出来到取款完成用时不到5分钟。
元山村村民吴炳坤在助农取款服务点取款,从家里出来到取款完成用时不到5分钟。
恩平市牛江镇种植大户冯伟森获得贷款后,准备扩大生产。
恩平市牛江镇种植大户冯伟森获得贷款后,准备扩大生产。恩平市牛江镇种植大户冯伟森获得贷款后,准备扩大生产。
新会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进驻恩平。
新会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进驻恩平。
    4月27日,2017年广东省普惠金融“村村通”系列培训会在恩平举行。在省金融办的组织下,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6市金融局以及6市所辖18个试点县(市、区)分管普惠金融工作的有关负责人、科室经办人员等共60多人齐聚恩平,参观考察并学习了恩平市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经验。
    3月31日,省金融办在广州召开2017年广东省普惠金融工作会议,恩平市副市长李博代表恩平在会上作《恩平市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介绍了恩平开展相关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恩平市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也受到了省金融办的肯定和好评。
    恩平是2016年广东省农村普惠金融建设34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江门市第一个开展试点的市(区)。自项目启动以来,恩平全面铺开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窥斑见豹,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仅仅是恩平全市金融生态修复的其中一项。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帮助下,恩平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锐意改革、勇于探索,搭平台、造氛围、破难题,用扎实的工作推动金融生态复苏。
    如今,恩平金融发展迎来了又一春,逐步复苏的金融生态也为恩平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金融服务深入最基层 农民取款就在家门口
    4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恩平市横陂镇元山村,该村是恩平的最南端的村委会,距离恩城30多公里,约50分钟车程。
    今年83岁的吴炳坤是元山村村民,采访当天,他从家里步行2分钟,前往位于村口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取款。
    “坤叔,这么有空过来,要干嘛啊?”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负责人吴爱能问。
    “想拿点钱,准备为家里买台新风扇。”吴炳坤说。
    “好的,我这就帮你取。”吴爱能拿出刷卡器熟练地操作,吴炳坤刷卡、输入密码,完成规定的程序后,吴爱能从抽屉拿出现金交到吴炳坤手上,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现在取款真的很方便,从家里出来到取款完成用时不到5分钟,以前估计至少得花两个小时。”吴炳坤感叹说,过去由于恩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每次取款,他必须到距离约18公里的横陂镇邮政储蓄银行去办理,来回路程达36公里,光在路上的时间就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再加上在银行网点排队等候,取一次钱至少得花两个小时。
    吴炳坤面对的“取款难”问题从2012年开始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从2012年开始,邮政储蓄银行恩平市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恩平市支行等2家涉农银行机构在恩平全市各行政村全面开设助农取款服务点。镇(街)和村委会积极协助银行机构认真挑选村庄人口集中、交通方便、有固定营业场所、运营稳定,而且信誉良好的商店或农村淘宝店作为服务点。服务点统一配备验钞机,取款POS机、取款登记本等,农村地区的居民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每次2000元以下的小额取现业务服务。
    “现在一个月平均有30多笔取款业务。”吴爱能说,随着“助农取款”业务的深入开展,将会服务越来越多的村民。
    截至2016年12月,恩平全市共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151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安装了助农取款机155台。2016年1—12月,群众累计取款93786笔,累计取款金额达6018.7万元。
    农民贷款不再难 生产资金有保障
    “这是我们公司新购进的谷物烘干机,还有前方正准备建设的大棚,这一切完全有赖咱们‘政银保’农业贷款啊。”恩平市牛江镇种植大户、恩平市瑞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伟森带着记者参观他的公司。
    恩平市瑞丰农业有限公司(下称“瑞丰农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以种植马铃薯、水稻为主,去年该公司种植了1100多亩马铃薯,今年有300多亩水稻也开始播种。2016年瑞丰农业公司通过恩平市“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从银行成功贷款60万元,用于购买谷物烘干机和建设大棚。
    受益于农业信贷服务的还有广东聚泉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办于2005年,过去由于缺乏信贷资金的支持,公司曾经一度发展非常缓慢。2009年,广东恩平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该行主动到聚泉公司调研,并很快向该公司放出了100万元的贷款。此外,从2013年至今,顺德农商银行恩平支行为聚泉公司发放了500万元贷款。
    “贷款不但为我们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我们的信心。”广东聚泉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运帮告诉记者说,有了信贷的支持,他们公司重新调整了发展思路,向种植龙眼、养猪、养鸡,开办休闲农庄、农家餐馆,农产品加工等方向多元化发展,公司的发展步伐也越迈越大。“现在我们公司的业务量、营业额比2013年提升了三倍。”许运帮说。
    截至2016年,恩平的涉农贷款余额已达到28.82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81%。通过贷款给农业企业,也带动超过1200户农户增收致富,增加收益超过800万元。
    在政策引导激励下,恩平多家银行除了对“三农”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之外,还积极对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助推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截至2017年3月,恩平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46亿元,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有529户,比上年增长6.6%。
    八项行动“接地气” 普惠金融“村村通”
    农村群众取款方便了,贷款容易了,仅仅是近年来恩平市修复金融生态,开展农村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以来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自2016年3月被列为全省农村普惠金融“村村通”试点县(市)以来,在省金融办和江门市金融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恩平市精心谋划,根据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并创新性地以“八项行动”为切入点,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八项行动”即:县级综合征信中心、信用村、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乡村助农取款点、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金融扶贫贷款。
    恩平市金融办负责人赵文峰介绍,针对恩平出国华侨多、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户文化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恩平确定了“讲实用、可持续、有特色”的工作思路,优化试点工作程序,全方位开展宣传,使“八项行动”顺利开展。
    目前,恩平已建成综合征信中心;全市创建信用村130个,申请参加信用户评定的农户58529户,整体授信农户56323户;建成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162个,其中镇级服务站11个,村级服务站151个,实现了市、镇、村管理一体化。银行、保险、证券相关业务覆盖100%行政村,银行机构新增贷款35322.72万元,惠及农户达1016户;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151个,覆盖全市100%行政村;截至2016年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金融扶贫贷款,共发放贷款126笔,累计金额达7022万元。
    “金融洼地”效应增强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恩平金融资源聚集效应持续增强,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入驻逐渐成为了恩平金融业的一道亮丽风景。汇丰村镇银行、顺德农商行、广发证券、新会农商行、融和农商行接踵而至,广发行、交通银行也来恩平开展银企对接或拓展业务活动。整个恩平金融行业的潜能在各类金融机构的不断入驻中被激发,逐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邮政储蓄银行和农商银行为基础,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补充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洼地”效应不断增强。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底落户恩平后,恩平切实落实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在奖励、减免以及专项扶持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招商营商环境,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稳妥引导企业上市融资,有力促进了道氏技术的产品销售规模迅猛增长,实现了销售和利税的大幅度增长。
    “当我们公司产品出现生产周期比较长、资金积压比较多的情况时,银行为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流动资金贷款,对我们公司增资扩产给予很大的帮助。”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税务主管胡小春说。
    贴心的金融服务,为道氏公司的发展装上了动力强劲的“助推器”,使其迅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道氏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7.95亿元,同比增长13.52%;创税4881万元。
    此外,良好的金融环境也带动了大量外部资金不断涌入,引进了众多项目。截至2017年3月底,江门产业转移园恩平园区在电声器材、纺织、新能源、新材料的基础上,引进机械制造项目44个,总投资50亿元,2011至2015年连续5年在全省示范性产业园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连续4年被评为省五星级服务园区。
    致力优化金融环境
    不断促进金融发展
    1995年至1998年,恩平发生了严重的金融风险,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全市20家城乡信用社被行政关闭,建设银行撤销全部网点,农业银行撤销所有乡镇网点并停止办理信贷和个人业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营业网点分别大幅收缩至11个。到2005年,恩平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由金融风险发生前的267个大幅减少至44个。可以说,当时恩平的金融服务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由于缺乏金融支持,恩平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
    恩平的金融风险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对恩平金融生态进行全面修复。2011年,修复恩平金融生态环境被列入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36个重点项目之一。多年来,恩平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形成了“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至2017年3月,恩平全市有10家银行机构、3家证券营业部、17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营业网点82个。
    2016年12月末,恩平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6.78亿元,比2013年12月末增加36.01亿元,增长18.9%。2016年12月末,恩平银行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3.43亿元,比2013年12月末增加37.53亿元,增长104.54%。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年末,恩平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4%、0.125%、0.19%、0.14%,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成绩的取得,有赖于恩平市的以下做法:
    1、健全工作机制,优化金融生态行政环境
    恩平市委、市政府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深入开展“诚信恩平”建设,积极发挥政府对金融环境改善和金融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恩平金融产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并将之纳入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对金融业的优惠措施,以金融发展为先导,引导恩平其它产业部门的发展。
    恩平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公检法、银行机构等35个部门为成员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协调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制定联络员制度,将各部门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之中,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并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更新工作理念,把金融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经营活动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更好地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保证经济重心的一致性。
    恩平市还搭建了行之有效的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金融信贷资金与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企业的有效对接。银企合作平台建立以来,成功对接银企合作项目逾124个,落实贷款近8亿元。
    2、加强诚信建设,优化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恩平市委、市政府将政府、企业、个人作为金融生态建设的三大主体,努力构建“政府、企业、个人”三大诚信体系,力促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实现重点突破。
    在政府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着重从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办事公开、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党政机关绩效等方面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努力打造“守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诚信服务型政府;
    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建立《恩平市中小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查询系统》,逐步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和行业的信用资源,按市场需求开展企业信用评级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的政策扶持、融资培育,逐步构建起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奖惩机制,为恩平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在个人诚信体系建设方面,以银行个人信用信息为基础,把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银行、电信等部门和单位定期报送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将社保、医保、电信、水、电等缴交和支付信息逐步纳入征信系统,通过收集个人的金融信贷、社会活动记录等信息,掌握个人全面的信息资料,构建完整的个人诚信体系。
    恩平市征信中心已于2012年12月建成,恩平11个镇(街)、7家金融机构实现征信网络互联互通,截至2016年12月,恩平已录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企业和个体户信息11449家,在全省34个试点县中排名靠前;已录入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信息58529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9.8%。
    恩平市征信中心成立以来,金融机构通过查询企业征信系统的信用信息,成功向企业发放贷款2360笔,金额52.1亿元。
    3、坚持改革创新,优化金融生态服务环境
    恩平市通过引进银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增设和升级机构网点,布放ATM、POS机等自助机具,开通网上银行,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金融服务,初步形成了机构多元化、服务多样化、功能综合化的金融服务网络,有效支持和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金融需要。
    7年来,恩平全市增设机构网点12个、升级改造机构网点16个;新增银行结算账户169.64万户,比2009年末增长67%;发放银行卡95.65万张,比2009年末增长86%;ATM机65台,比2009年末增长25%;POS机1755台,比2009年末增长127%。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恩平市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干群信用意识普遍增强,金融服务环境不断优化,经济金融实现共同发展。乘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的东风,恩平金融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恩平新发展作出贡献。
    文/图 陈明思 赵文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06:02 , Processed in 0.0689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