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社会民生 查看内容

手机“买得起修不起”背后存利益链?

2017-4-7 19:55| 发布者: kenny| 查看: 797| 评论: 0

手机“买得起修不起”背后存利益链?
市消协提醒,在维修手机时尽量选择品牌手机的授权维修点。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重要的“生活伙伴”,然而高频率使用的手机也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市消协近日就收到了市民新买手机故障频发、屡修不好的投诉。记者近期走访市内一些手机维修点了解到,维修费用普遍较高、价格不透明的现象普遍存在。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平买贵修”背后其实暗藏利益链。

    消费案例
    新买手机屡修屡坏

    去年11月,市民刘先生在本地一家手机实体店购买了一款近5000元的品牌手机。在使用两个月左右后,刘先生因手机屏幕发生故障到该店进行手机检测和维修。然而,在首次维修好后仅一周,刘先生的手机再次发生故障,为此刘先生只好又到该店维修手机。今年2月份,刘先生取回了维修好的手机,但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现有通话故障,于是要求商家为其更换新手机。但商家表示,只能为其更换为国际版本的同款机型,刘先生认为这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商家应该为其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手机。

    市消协法律部负责人郑耀忠指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处于“三包”(包修、包换、包退)期限内的手机经商家维修仍无法正常使用的手机,符合换货条件的,商家应依法给刘先生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手机,只有在出现同一型号的手机停产、停售等特殊情况时,商家才能与刘先生协商调换其他型号的手机,如刘先生不愿调换,可要求商家退货,但商家有权收取手机的折旧费。

    记者调查
    智能手机“平买贵修”现象普遍

    曾在中山民权路从事手机维修、二手机买卖行业10年的知情人士徐炳告诉记者,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很多手机的故障都是由人为造成,如最常见的手机摔屏、爆屏、进水就需要消费者自掏腰包进行维修,而近年有关手机维修难、维修贵等问题却一直备受诟病。
    记者近期走访市内一些国产、进口品牌手机维修点也了解到,“平买贵修”、“买易修难”现象不单存在于一些小众手机品牌,大牌手机同样如此。

    市民周小姐告诉记者,在去年一次使用中,她的手机不慎进了水,她立即拿到三星的特约维修点进行维修。“当时维修人员告诉我,我这种进水的情况需要检测、更换主板,开机检测要100元,换主板则需要1500元,要知道我这手机当时二手行情价才1800元左右,这明显就是逼着我换机嘛。”周小姐直言手机维修的性价比实在比较低,一旦手机出现较大故障,换机是比维修更划算的做法,尤其是一些使用期超过一年以上的手机。

    业内人士
    小心“原装屏”是二手机器的拆装屏

    徐炳直言,修手机肯定比卖手机利润高。手机维修费用高,一方面是由于厂家在原厂配件上有一定的垄断,品牌手机的官方授权维修点收费较高;另一方面,私人维修网点追求利润,其维修价格参差不齐,配件品质往往真假难辨。一些私人维修点更换的“原装屏”,不少是二手机器的拆装屏。如果是一些热销国产手机的话,维修点用副厂件冒充原厂件的情况也不少见。

    “从厂家角度考虑,除了维修利润外,维修收费高可促使消费者加快换机频率。作为消费者,假设一台用了一年多原价3000元的手机摔坏屏了,换个屏幕要收1500块,很多人都不会选择维修而是换机。这样一来,手机销售速度也就上去了。”徐炳指出,对于一些维修点来说,他们也会通过低价回收热门故障手机并拆散卖件,利润同样可观。

    市消协方面提醒,由于目前相关法规并未出台针对手机维修的收费标准,而且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所以目前智能手机的售后维修市场基本处于监管的真空。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前可多了解相关品牌手机的维修费用,在维修时尽量选择品牌手机的授权维修点,并要注意保留好维修凭证,在出现纠纷时保障自己的权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7 14:03 , Processed in 0.0639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