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社会民生 查看内容

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考察学习 城市建设管理找准“坐标”

2017-2-20 22:37| 发布者: kenny| 查看: 700| 评论: 0

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考察学习 城市建设管理找准“坐标”
16至17日,陈如桂、焦兰生率中山市党政代表团赴广州市考察学习。
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考察学习 城市建设管理找准“坐标”
广州TIT 创意园的微信团队。
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考察学习 城市建设管理找准“坐标”
    广州探索实践"互联网+ 垃圾分类"PPP模式。
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考察学习 城市建设管理找准“坐标”
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琶洲分中心。
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考察学习 城市建设管理找准“坐标”
美丽的花城广场。本版图片/记者黎旭升

    中山日报2月20日讯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城市宜居环境,15至16日,市委书记陈如桂、市长焦兰生率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市考察,重点学习该市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两天的行程中,代表团马不停蹄,先后考察了南沙区明珠湾开发展览中心、南沙区行政中心、地铁4号线、广州国际生物岛、花城广场、广州塔、车陂村、琶洲村、广州市政务中心琶洲分中心、TIT 创意园、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海珠湿地公园等地。从新兴产业集聚到功能配套布局,从地下空间开发到人车分流设计,从片区规划建设到城中村改造,从社区服务到生态管理……广州发展不仅立足于高端高质高效,而且处处体现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深刻理念,令代表团成员开阔眼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2011年对外开放的广州国际生物岛,是典型的产城融合高端研发集聚区,开发前做了精细的城市设计,确保功能布局条块清晰,建设管理同步有序,以完善的科研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吸引大量高端人才和资源;位于珠江新城核心的花城广场,把快节奏和慢生活结合起来,在地下开发15万平方米的商业城,而把地面作为市民活动的公共空间,小桥流水、绿树环绕,让市民流连忘返,成为实至名归的“城市客厅”;以商业、创意和文化为主题的TIT 创意园,前身是广州纺织机械厂,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最大限度保留工业文化历史符号和城市印记,为中山建设特色小镇提供了借鉴经验;海珠湿地公园是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利用冲积而成的天然岛区,高标准建成国家湿地公园,岭南风情建筑精致玲珑,各类亲水植物错落有致,不仅为市民在城中心提供了诗意栖居之所,更兼具雨洪调蓄、污水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功能。

    步入广州市政务中心琶洲分中心,眼前的景象让人耳目一新,传统封闭式窗口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 “一窗办多事”的“点餐式”服务,等候办理过程中还有机器人端上热咖啡,真正让政务服务与便民利民亲民接轨;正确投放垃圾可以刷卡积分,用于换面包、取快递、买商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以一个小小的激励措施,将分拣垃圾这一公共服务规范化管理难题巧妙化解;集中了近2万套出租屋的车陂街西岸社区,通过环卫改革、综合治理、整合资源,走出一条管理社会化、网格化、信息化的路子,过去逢雨必淹、垃圾成患、抬头不见天日的城中村,如今秩序井然一尘不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中山正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岐江新城都市新中心建设,推进翠亨新区滨海新城建设,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实施社区微改造。广州之行所收获的经验,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考察中,陈如桂多次充当“向导”,为代表团成员讲解各项目决策执行的经过。他表示,中山要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广州这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大力弘扬用心做事、为民服务、崇尚实干、追求卓越的精神,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精细有序、科学合理,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环境品质,推动中山新一轮大发展。

    中山代表团考察期间,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广州市长温国辉等广州市领导热情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召开两市交流座谈会。任学锋表示,广州和中山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合作潜力巨大,希望强化战略资源共享、产业体系共建、环境污染共治、基础设施联通、民生事业合作等工作,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共进。陈如桂表示,中山将积极接受广州辐射带动,在规划、产业、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强对接,增强发展动力。

    市领导侯奕斌、方维廷、高瑞生、徐小莉、袁永康、雷岳龙、李长春,市政府秘书长李俊以及市有关部门、镇区负责同志参加考察学习。

【考察花絮】

■深藏“创意硅谷”的微信团队

    前身是广州纺织机械厂,如今是集创意工作区、设计师之家、展示发布中心、品牌总部、时尚休闲区、配套服务区为一体的创意园——建新如故、修旧如旧的TIT 创意园,腾讯微信团队就驻扎在这里。办公室都是LOFT形式,颇有硅谷范儿。LOFT 意为阁楼、顶层楼,上世纪中叶的欧美艺术家与设计师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等各种空间,并逐渐演化成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中山特色小镇不妨借鉴!

■追求卓越从每一颗螺丝开始

    在新城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的汇合点,矗立着中国最高建筑——广州塔。绽放璀璨光芒的广州塔,不仅成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地标,也成为世界经典钢结构中具有时代性的标志性建筑。细究这一伟大作品的诞生过程,则要从每一颗螺丝开始。由于整个塔身是镂空钢结构,24 根钢柱自下而上呈逆时针旋扭转,这对构建加工、制作、安装以及施工测量、变形控制都带来很大的挑战。坚持科技领先、精益求精、严格把关、质量第一——这种追求卓越永无止境的精神,中山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

■“坐下去没印,抹下去没尘”

    环境卫生怎样才算是高标准?要像花城广场这样,“坐下去没印,抹下去没尘”。在考察过程中,考察团成员席地而坐,亲身感受到了干净整洁的极致。花城广场在地下开发15万平方米的商业城,把商业和公共活动空间分开,交通组织以地铁为主,实行彻底的人车分流,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来源。这里的每栋楼都没有围墙,体现绿色智慧、节能环保。在日常保洁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田到户、责任到人”,哪里不够干净都一目了然。作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山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也需要这样一个干净整洁、明亮舒适的“城市客厅”。

■在政务服务中心享受居家般的服务

    走进广州市政务中心琶洲分中心,一定会颠覆你对传统政务服务中心的认识。这里实行开放式接待模式,摒弃了传统的银行式柜台服务,实现一对一VIP 服务,并实行家居式装修设计,群众在等候期间可以享受机器人送来的咖啡,十分舒适放松;这里实行全程无声叫号模式,采用微信叫号提醒,有如图书馆般安静;最重要的是,一个窗口可办多项业务,根据群众需求、办事习惯、智能化匹配等,通过后台数据沉淀精准定位服务,让数据在后方“多跑腿”,实现1500多个事项的自由组合办理。

■垃圾分类的“轻工模式”

    走到宿舍楼前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站,刷一下校园卡、羊城通或身份证,将分类好的垃圾放进收集箱,投放站就会将垃圾信息实时传至云端。对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来说,垃圾分类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通过手机APP,学生们可以查看投放信息和积分、兑换物质奖励。在这一管理模式中,政府解决了垃圾分类处理难题,企业通过系统产生的大数据及第三方服务获得投资回报,学校获得科研经费及管理效益,居民获得物质和精神鼓励,还节省了保洁成本,实现多方共赢。当前城市面临着许多公共服务规范化难题,“轻工模式”带来了很好的启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23:53 , Processed in 0.0682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