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人体器官捐献中山领跑全国背后感人故事且听且悟且行

2017-2-20 22:31| 发布者: kenny| 查看: 906| 评论: 0

人体器官捐献中山领跑全国背后感人故事且听且悟且行 今年慈善万人行中,市人民医院OPO巡游方阵引人注目
黄顺演(右)走进OPO 办公室,签下捐献协议。在中山,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了器官捐献志愿者。
人体器官捐献中山领跑全国背后感人故事且听且悟且行 今年慈善万人行中,市人民医院OPO巡游方阵引人注目

人体器官捐献中山领跑全国背后感人故事且听且悟且行 今年慈善万人行中,市人民医院OPO巡游方阵引人注目

    OPO 做了一面"生命之树"墙,上面写下了每一位器官捐献者的名字。

    三年前,民众镇接源村的村民林执友夫妇很难坦然面对媒体讲述丧子之痛,他的儿子阿宝成为民众镇第一个器官捐献者,“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宣传越多,压力越大。”

    三年后,今年2月16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OPO (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林执友专门请了假和妻子一起接受本报公益周刊记者采访,俨然已成为了我市器官捐献的义务“宣传员”。

    林执友夫妇心态的变化与中山器官捐献工作这几年来的宣传推广分不开。市人民医院于2009年开展器官捐献工作,2013 年成立全省六家之一的OPO,捐献数量每年呈两位数增长。我市市民捐献率达15/百万人,远远高于全国2.5/百万人的平均水平。

如何提升器官捐赠率?
业内建议从立法层面推动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姜海明称,要进一步提高捐献志愿者的比例,除了做好宣传推广外,也可以从立法层面去推动。

    他称,以美国为例,3亿多总人口,器官捐献志愿者达1亿多人;法国实行的是“预设默许”原则,除非“主动退出”,否则所有人都被默认为是器官捐献者;英国实行的“告知同意”制度,政府会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寄信件、办驾照或办税的时候,咨询公民是否愿意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除立法外,科技手段的进步也让器官捐献更容易。据介绍,目前市民可登录两大官方网站“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登记,也可以到当地红十字会和OPO办公室登记。

    同时,2016 年 12 月22日,卫计委下属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在支付宝医疗服务平台上线了“器官捐赠登记”功能,不足10 秒即可完成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

    “科技的发展给市民提供更便捷的登记途径。”数据显示,支付宝该功能上线一个月,登记人数已超过10 万人,超过以往所有年份全国登记人数的总和。

    姜海明说,中山2016年器官捐献率尽管已高于全国水平和亚洲水平,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以及相对于等待移植的病人数量来说,仍然显得杯水车薪。“单在中山,每年等待肾移植的病人便有三四百人,等待其他器官移植的病人情况更危急,往往等不到,就走了。”

    “器官捐献需要进一步宣传推广,生命的接力依然在路上。”姜海明称。

捐献者
在我心里,儿子和我们一起活着

    三年前,林执友夫妇遭遇丧子之痛。23岁的儿子阿宝凌晨回家路上因车祸遇难,他的心脏、肝脏和左右肾脏捐出,让4名成年患者重获新生。

    和记者谈起这段往事,林执友的妻子还是忍不住,默默擦拭着眼角,林执友体贴地把纸巾放在妻子面前。“没人能体会,那段日子我和妻子是怎样熬过来的。”

    做出捐献的决定,林执友和妻子用了整整一天时间,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捐献后,林执友夫妇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亲戚和村里人不理解,说我们怎么忍心这么做。”对于媒体的采访,他的内心是抗拒的,“报道越多,被指责得越多。”

    然而,林执友也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怀和温暖。医院OPO 的协调员定时跟踪、探访;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节假日会来探望;更令夫妇二人感动的是,儿子的工友们每年坚持来探望数次,“仿佛他们是我的孩子一般。”

    令林执友渐渐放下戒备的是这几年社会环境和大众认知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捐献队伍。“在我们之后,听说民众镇多了好几例成功的捐献案例。”如今,林执友夫妇成为义务的“宣传员”,需要进行宣传、推广时,只要有空都积极参加。

    “我们太了解失去亲人的悲痛,便更明白生命延续的可贵。在我们心里,儿子换了个方式和我们一起活着。”

器官捐献协调员
精神有点分裂,但热爱这份工作

    谢熙, 是市人民医院OPO 第一批认证的器官捐献协调员之一,目前,我市共有13名协调员。她办公室柜子里放满了文件夹,一个人名,代表着一位捐献者。

    她说,作为一名协调员,见证死亡,也见证新生;见证悲情,也见证喜悦;必须感性,也必须冷静。“好像要精神分裂一样,但我很热爱这份工作。”

    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谢熙和同事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巧,“什么时候和病人家属说,由谁说,和对方哪位家属说,最先开口的话是什么,都有讲究。”

    在潜在捐献者生还无望的情况下,医生、协调员会邀请家属来到办公室里谈,先由医生告知病情,其次告诉家人,可以选择器官捐献,但同时也告知,必须由所有直系亲属同意,包括父母、配偶和成年子女。

    “捐献者家属接受亲人离世这个事实,会经历否认—愤怒—接受的过程,也有不少起初不同意,过几天主动要求捐献的案例,所以最难的是他们自己的抉择。”

    OPO 工作开展几年来,捐献成功的比例有所提高,谢熙觉得工作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有时会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工作感悟,总是有不少朋友留言,表达要捐献的意愿。”

政府支持
成立13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助力器官捐献

    中山器官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地级市前列,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姜海明看来,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得益于中山博爱、文明的文化底蕴,“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检验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这与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分不开。”其次是来自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器官捐献到移植,中间涉及大量的法律程序、医学伦理等棘手问题,比如身份的认定、亲子关系鉴定、交通事故认定、获得直系家属信息等,“单凭医院的力量无法完成,中山市由市文明办牵头,成立了由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局、市红十字会等13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快速反应,促进捐献者成功捐献,提高捐献数量。”

社会参与
艺术家受感染成“爱心大使”

    在2月11日中山一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中,市人民医院OPO 巡游方阵格外引人注目。

    中山市作家协会主席郑万里、中山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朱东黎、中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阮波等20位文化学者、艺术家们手持义捐的书法作品,走在队伍最前列。80名志愿者穿上代表生命的浅绿色马甲、围上象征红色血液的红围巾,围成心形,中间的志愿者手持一把象征小树苗的绿伞,最中间则是一棵真树,队伍的口号是“器官捐献让爱生长”。
    负责策划这次活动的市诗歌朗诵协会会长秦志怀告诉记者,今后艺术家们将通过文学、歌舞、作品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支持、关注和参与器官捐献。

    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为人民医院OPO 拍摄器官捐献公益宣传片的黄顺演,凭借短短一分钟的宣传片拿下2015年中央电视台全国公益广告金奖。
2016 年一位挚友突然离世,让他在2016年11月的一天,走进OPO 办公室,签下意向书,成为一名器官捐赠志愿者。签协议的前一天,黄顺演劝服了妻子,“不支持源自不了解,器官捐献代表的是给别人生的希望,我也希望自己带来希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17:29 , Processed in 0.0676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