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科(背人者)参与其中一次援助时的场景。 “多谢你们,在我情况危急的时候,把我送进医院。”近日,仁叔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祥光社工中心,紧握着社工孙科的手连声道谢。原来,去年底,孙科与邻里志愿者将中风的仁叔及时送医,使其转危为安。2016年,包括仁叔在内,孙科紧急救护了13名街坊,面对街坊的点赞,他说,自己是江门市危机介入队员,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春锋 “话疗”劝服轻生者 “有人跳楼,快!”2016年11月30日中午1点多,祥光社工中心接到来电。 社工们随即赶赴现场,孙科了解情况得知,原来是外地求医者庆叔与家人发生争执后产生了轻生念头,于是马上分工:一路队员劝说围观者离开,并联系好了各路外援;另一路队员则上门进行危机干预,其中,队员有叔用同理接纳方法取得了庆叔信任,并与庆叔拉起家常,孙科“偷听”后,与庆叔畅谈心里话:“生病是很痛苦,我也跟你有相同经历,入院10多天整日发高烧,头痛得感觉要爆炸,但我想家人,就有了力量……有未成年孩子,更应该有责任。” 庆叔似乎被这番话“击醒”了,情绪慢慢缓和,孙科见状,赶紧将其扶着走下阳台围栏。 “我真傻,我要战胜病痛,为了孩子好好活下去。”庆叔泪流满脸地说。 用心去感化 “成叔家里发出打斗声,你家与他家很熟,赶快介入。”2016年12月4日晚上约7点,邻里志愿者黄伯致电孙科。 孙科与成叔通话得知,吃饭时,因为琐碎小事,成叔与儿子发生争吵,使得儿子精神病发作,并动手打人,成叔只好逃到房里,儿子则守在门口并乱舞锤子。 “你一定要好好好保护自己,千万不要再和儿子发生争吵。”孙科稳住成叔后,准备赶赴现场,但起码要半个小时,孙科只好先后通过电话、短信与成叔的儿子沟通。 由于成叔的儿子是玻璃心项目的关注对象,经常受到孙科关注,还称孙科为“爸比”,听得进孙科的劝说,当他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后,慢慢放下器械,敲门向父亲道歉。 “如果不是你们及时介入,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我也学会了尊重残疾人。”事后,成叔对孙科表示感谢。 其实,发生在孙科身上的类似事件还有很多,比如,2016年1月的一天中午,德伯饭后散步突然中风,是孙科及其他社工及时将其送医;2016年3月,家住六楼的水伯在家严重扭伤,也是孙科与邻里志愿者将其从六楼背了下来,再推轮椅送到了市中心医院救治。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面对街坊们的点赞,孙科谦虚地表示。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7:03 , Processed in 0.0696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