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广燊认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 “我们成功啦!”2015 年8 月的一天,一声欢呼打破了南朗镇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的安静——原来,智力残障儿王小明 (化名)在社工的帮助下,这一天终于完成了就读特殊学校的手续,其父带着儿子亲自上门,对社工表示感谢。 这位帮助王小明圆了读书梦的社工,便是梁广燊。大学期间曾经应征参军的梁广燊,在退伍后重新选择报考社工专业,由零开始踏上社工之路。 ■不同的身份,一样的“为人民服务” 数年前,正在就读电商专业的梁广燊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从军日子虽艰辛,但军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也由此深烙在他心中。因此,退伍之际,一心渴望奉献社会的梁广燊,发现社工的从善助人性质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因此果断放弃保留的电商学位,重新报读社工专业。 梁广燊开始每天走访,但走访之初,他不仅感到枯燥,还很困惑到底能不能帮到别人。 有一次,在进行一次惯例家访时,对象家里却没有任何回应,“由于对象陈婆婆年事已高,所以当时十分担心是否出了什么事。”心急如焚的他,强行入门后发现陈婆婆因意外受伤,躺在地上已经整整一晚。梁广燊立马联系医护人员,把陈婆婆送到医院治疗,避免了更大的悲剧。 “假如当时自己没有进行家访,陈婆婆的后果或许不堪设想。”梁广燊在那时才明白,看起来平常无奇的社工工作实际并不简单,有时甚至会影响服务对象的一生。”他因此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链接的不仅是资源,还是爱心 转入残障领域成为一名残障社工后,梁广燊对王小明个案尤为深刻。“当时的王小明,由于智力残障,无法跟上普通学校的课程,同时又由于年龄过大,特殊学校也不接收他。”两难的抉择局面,令王小明一家十分惆怅。 了解到情况后的梁广燊,一方面通过咨询校方和网上查阅等方式,为王小明父亲收集到相关的转学信息,陪伴其做出合理的抉择;另一方面通过多方的沟通,促使普通学校出具转学推荐证明之余,也游说特殊学校愿意接收王小明入学。 “在这一过程,社工本身其实是‘无力’的,但通过链接校方等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最终才得以改变王小明的人生。”梁广燊说,社工工作虽并不总是轰轰烈烈,但长年积累后,总能帮助不少人纠正人生轨道。而那些被社工帮助过的人,也不乏从此成为了义工或志愿者的,他们把资源的链条接续下去,继续传递社会各方的爱心。 “你帮扶的对象变好了,也意味着自己得到了肯定,这更加坚定了我在社工路上前行的动力。”梁广燊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11:16 , Processed in 0.0663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