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敏锐) 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陆路及水路较为发达,随着江门大道、中开高速、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交通要道的不断建设,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江门成为珠西“桥头堡”,具有辐射粤西及大西南的重要战略位置。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工作重点,其中就包括“大城格局 枢纽带动”,通过“交通大会战”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一站四门户”格局,打造广佛物流集散地。“我市要利用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造就物流集散地这一枢纽,带动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市人大代表许大尉说。 “目前,我市国内物流业务分快递和公路零担运输两种。比较集中的是新会正平物流集散地,初具规模的在江海区和蓬江区亦有两个占地4—50亩的集散地。相比中山、广州、南海等周边城市的物流集散地,我市相关集散地规模小、配套设施落后。大部分以个体经营模式的货运单位很难发展成规模企业。”许大尉说。 “在珠三角城市中,江门总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整个物流行业的服务能力难以满足物流需求商的要求,导致本地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更多选择外地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且,我市的物流企业基本也只能为当地企业服务,辐射力远远不够。同时,江门物流企业中规模大的很少,也没有形成集聚效应,行业整体服务能力较弱。”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联辉此前也曾“一针见血”地提出了我市物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虽然我市现有各类型物流企业(与物流相关联企业)3000多家,但规模以上的物流企业不到30家,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元的不足10家,90%的物流企业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下,这样的物流企业难以提供多批次、跨地区的物流服务,很难实现向周边地区的辐射。 此外,目前有实力、信誉好的物流企业在江门设立总部的不多,大部分只是把江门作为货物中转站;现有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不多,能提供全球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几乎没有。 通过走访,许大尉发现我市对物流行业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对现有的物流集散地缺乏统一管理和疏导。同时,物流行业在税收改革后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进项税票只有车辆相关费用有增值税票,而其它费用,如租金、水电、人工费没有可抵扣的进项税票,需缴纳的税负较重。 “建议我市能降低物流行业的税负,在经济寒流期扶持这类企业渡过寒冬。同时,围绕几大陆路交通干道和铁路沿线规划专业园区,将其它小型物流集散地如:迎宾路和甘化厂路段、江门桥和江海一路、杜阮北路与江门大道交汇路段等分散的物流公司安排进入专业园区,既便于统一管理、避免安全事故和消防隐患的产生,又能形成规模效应。”许大尉表示,只有通过统一管理,形成集聚效应,这样才能夯实基础、发展好我市的物流业,从而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利用我市在珠三角腹地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为珠西战略后期的发展以及能成为广东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打下基础。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6:28 , Processed in 0.0719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