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百年“盲妹院”竟变成垃圾池外墙被挡板围蔽难阻臭味飘出

2016-12-29 21:40| 发布者: kenny| 查看: 1302| 评论: 0

百年“盲妹院”竟变成垃圾池外墙被挡板围蔽难阻臭味飘出
内院堆满了垃圾,时不时传出异味。
百年“盲妹院”竟变成垃圾池外墙被挡板围蔽难阻臭味飘出
    外墙上还留有一块铭牌。

    一所建于民国期间的“盲妹院”,历经百年风霜之后,却成为了垃圾堆放池、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臭味池”。面对这样一座处在岐江河中心段的“历史建筑”,文化人士昨日呼吁,尽快重修残破旧门楼,再建河边新景点。

■走访: 垃圾堆下的欧式庭院

    被居民称为“盲妹院”的庭院,坐落在城区华光路4号,紧挨着中山一桥。桥上自西向东行驶的车辆下桥时若稍稍右顾,即可发现这座掩盖在一片小叶榕下的欧式大宅。

    据市规划局公布的《广东省中山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单》资料记载,这座被周围居民称为“盲妹院”的欧式建筑,“建于民国年间,占地面积1111㎡ ,建筑面积237㎡ ,私房”。建筑评级为B1级,属于特色建筑类——建筑类型、空间、形式、工程技术或施工工艺等具有近现代建筑艺术和技术特色、具有较高研究价值。记者昨日看到,在房屋的外墙上,还留有一块铭牌,注明这座建筑是2009年由市政府认定的“中山市历史建筑”。

    盛名之下的“盲妹院”,实际状况却令人担忧。偌大庭院的大门早已被砖块堵死,仅有墙边一破窗户能容一人爬行进出,好心的居民建议记者不要进入,以防建筑内有不明流浪人。建筑外围原本的通透栅栏已被蓝色挡板围蔽取代,从外面无法直接往内看。记者随后进入庭院后发现,里面堆满了一人高的各类垃圾,与“盲妹院”原本欧式奢华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影响: 居民出入闻臭味

    住在历史建筑边上,原本应该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对于老安山许多居民来说,却并没有得到享受,原因是废弃的“盲妹院”已成为一处隐患。

    “影响最大的是臭味。”据附近一家企业负责人张先生说,5年前他就来到“盲妹院”旁这家企业上班,当时每天都要从“盲妹院”门口过,每次都能闻到臭味,如今5年过去了,虽然有关部门对建筑进行了围蔽,里面的垃圾却越来越多,在温度高的日子里,总有阵阵味道飘出。

    相比垃圾的臭味,建筑内的安全隐患更让旁边一家士多店的老板忧心。据该名梁姓老板说,由于建筑处于封闭状况,经常被流浪人员用做临时居所,这些流浪人员不仅在内生火做饭,更影响到了周边的治安,“盲妹院”已成为了一处安全隐患地。

■声音: 百年“盲妹院”可成岐江新景点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盲妹院” 确实因具有较高研究价值,能反映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而被列为中山市历史建筑物,但这些荣誉却不能掩盖建筑当前的颓败。对此,有文化界人士就建议,应重修百年“盲妹院”的残破旧门楼,再建河边新景点。

    岐城活化社创始人曾健,被一些人认为是我市城区的一股活化旧建筑的新势力代表人。他说,对于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相关部门应尽快加以重建,成为可以为城市增色的重要景点。再次,重建该景点,还能够解决周边居民困扰,是一件民生大好事。

    至于如何改建,曾健认为首先应尽快拿出对旧建筑的处理办法。曾健介绍,他走访的近百个市内旧建筑,普遍存在产权不清问题,从“盲妹院”登记的“私房”性质来看,同样面临如此问题。“盲妹院”如能探索解决“私房”问题而成为有益公共的景点的做法,或将会给我市历史建筑的使用带来良好示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9 19:22 , Processed in 0.0696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