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广场内经营十年之久的“小城大餐”为小城食客所熟知,今年5月蜕变成“小城地道菜”,你也可以亲热地称呼她“小城食店”,总之她是一间吃地道菜的餐厅——本地地道菜,外地地道菜。
![]() ![]() ![]() 紫菜墨鱼饼 ![]() 凉拌鱼皮 ![]() ![]() 红糖果醋猪柳 ![]() 地道酸菜鱼 ![]() 绝味鸭掌 ![]() 食店VS博物馆 踏入店里,仿佛踏入一处有关地方记忆的博物馆。一入门便有一副对联迎候——“一天门二门坎三级石四方井五兜榕/六屋巷七仙街八卦巷九菜园十皇庵”——从一到十据说均是石岐的地方名串成,妙趣横生,一股地道石岐街的味道当即可感。而随着路径的改变,情景随着之转换,当我向下走来到稍低的一层时,像走进古时的酒馆饭店,这是古旧桌椅给人的错觉;若沿楼梯向上走至二层,看见一幢铁闸,纸皮石,顶上转动的吊扇,仿佛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又有一丝一毫古老大屋厅堂的印象。 这里随处可见私人收藏的古董,如墙上挂着以“香山”为主题的旧牌匾——“香山生辉”、“花灿香山”、“品冠香山”、“香山结社”等;顶天立地摆满百家碗的架子后面有清代金花娘娘木雕;古旧家具焕发生机重新成为日常的餐桌和餐椅;可爱的小石狮摆放一起,咧嘴笑看世相;木刻对联、瓷器、字画、古玩随处点缀餐厅。进餐时与这些器物相对,或者坐在餐厅有心营造的某种情景氛围里,顿生时空交错之感。 东西南北地道菜 翻开菜牌,其实又是一个东西南北菜式的符号展示,这里称之为——不同风味的地道菜式。 首先上桌的两个前菜和一个小吃,都很有特色,凉拌鱼皮可以“爽嫩鲜脆”形容,鲩鱼皮切丝以泡椒浸泡得晶莹剔透,胶性十足,芝麻、芫荽、葱花、酱、醋合拌得宜,尤其开胃。绝味鸭掌据说是贵州风味,折骨后用豉油、醋、桂皮、八角、黑胡椒炮制,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很和味。至于小吃紫菜墨鱼饼则别开生面,这是一道潮州小吃,墨鱼打成墨鱼胶后酿紫菜炸,墨鱼的一面白色,紫菜的一面黑色,切成小三角一黑一白上碟,别出心裁。尝一口弹性十足,味道可人。 同样可人的是红糖果醋猪柳,灵感来自糖醋里脊。以红糖和果醋制作当然更有益,色泽也更漂亮,撒上杏仁片更香之余使整盘菜更有层次感更洋气,当然,猪柳用的也是里脊,换上港派的称谓,是不是更对小城人民胃口?吃起来酸甜适中,猪柳香滑,风味十足。此时上来两道辣菜,椒香年糕蟹和地道酸菜鱼。椒香年糕蟹是川派和海派的结合,一盘肉蟹配了上海年糕、四川花椒、豆瓣酱、自制的紫苏酱混炒,出来的是鲜香辣绽放的一盘。 最后一个新会陈皮鲜鱼羹,回归粤菜,本色的鱼羹带一点陈皮,真是神清气爽,恰到好处。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9 05:30 , Processed in 0.1112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