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天文在做测试。 ![]() 曾天文接受记者采访。 本期人物 小学没有毕业的曾天文,17岁离家,进过黑砖窑,扒过火车,摆过烧饼摊子,甚至还做过小包工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天文来到中山,开始了他的另一种人生。可以说,在中山这些年,是这所“社会大学”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当年,他通过工厂学会了美术手艺、三次创业开厂、超过300万元的年薪也让人羡慕。几乎没什么文化的曾天文,在别人的眼里,他是十分成功的。可是,他却放弃了别人羡慕的这些东西,选择了走一条和自己实际文化水平有差距的“技术创新”之路,将所有的资产投入到稀土涂料的研发之中。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N次的失败之后,终于研发出一款涂料——该涂料涂在汽车油道和进气管后,可以产生磁场,并改变汽油和空气分子的排列,进而提高汽油燃烧比率的效果。 目前该款涂料已获得中山市级专利,并正在申请国家级专利。曾天文开心地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专利证书。根据相关部门的实验测试,使用该款涂料后,能减少80%尾气排放、20%能源损耗、30%汽车动力提升的效果,目前该项技术已获得多家天使基金的关注。故乡印象 曾天文的故乡在湖北神农架,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那里森林和水资源丰富,尤其适合种植各类名贵中药。在曾天文的记忆中,在当地的大山大岭里,从来不缺乏药草,家乡人遇上小病痛,总能在山里找到适合的药材。 古朴的大山也磨炼出了他坚毅的性格,从4岁开始他便会独自进山挖药,不到十岁时他已能轻易辨认出过百种的药材,尤其对一种叫天麻的药材记忆深刻。因为这种药材还有另一个名称叫 “鬼督邮”,一个“鬼”字给年少的曾天文带来了无限的恐惧和遐想。中山印象 1997年,想去看特区而不得进的曾天文辗转到了中山,在南区一下车,就被当地浓厚的制造业氛围所感染。到处敲打声、路上车流的中山很是繁荣,让他看到了“出路”。 幸运的是,他只用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打工仔”做到了“老板”的华丽转身。他说,感受最深是中山人的思维敏锐与做法的灵活。他也从中汲取到了不愿守旧,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在这个创新氛围之下,他也不断尝试,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技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控。 双城记 懵懂离家闯世界一步踏进黑砖窑 17岁之前的曾天文,都是生活在神农架下属的宋洛村。这个年龄的他有些叛逆,不爱学习,在小学五年级便离开课堂,跟随家人进山采药。有一天,一位外出打工归来的老乡说要带人外出赚钱时,他跟着老乡第一次离开了家。这一年,他刚好17岁。 曾天文到河南一个砖窑,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每天至少工作13个小时,没有工资,更没有假期,连饭都吃不饱,而且人还不能走。”直到两个多月后的一天,他与几个年轻人趁着夜色,把宿舍的墙角挖开后,偷偷逃了出去。 曾天文说,直到很多年以后从媒体报道中,才知道自己待的是黑砖窑,也暗自庆幸自己能顺利逃脱。 工地搬砖遇“伯乐”十七岁当起包工头 逃脱了黑砖窑的曾天文身无分文,在一个朋友带领下,他在洛阳火车站的铁道边,顺利扒上一辆还没加起速度的火车,顺着火车到武汉,开启他第一次真正自由的闯荡世界。 “当时都快跟乞丐差不多了,幸好被一个工地收留,做起了杂工。”曾天文说,在工地上干活虽然同样辛苦,却每日结算现金,于是干得也很起劲。由于当时武汉工地劳工缺口很大,老板便让他从家乡物色一些人来做工,一个50人队伍很快便拉了起来,开进了武汉的各个工地。 在那段时间,17岁的包工头曾天文就发现自己文化水平的不足。在管理工人工资表时,他根本用不明白财务的那些统计表。不好意思求助他人的曾天文只好自己按照日历手画表格,谁每天干了活就在格子里填数字,结算时再加起来发工资,就这样子把队伍带了整整两年。 想逛特区不得入辗转之后到中山 包工头的日子过得比较惬意,两年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一次南下的旅行又改变了他的命运。 1996年,曾天文随朋友南下,想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珠海看看。因为没有特区的特别通行证,转而来到中山。 “一下车我就震惊了!”曾天文说,武汉是省会城市,但制造业氛围和当时的中山相比,依旧逊色不少。他当时就在想,自己做包工头和人家开工厂简直就是地和天差别,必须要到中山发展。 曾天文放弃了原有的团队,直奔中山而来,落脚在一家工艺化工制品厂。进入这家工厂前,曾天文是有考虑的,他当时就是奔着高薪水而去。所以,在厂里他努力要做里面手艺最高的涂色工种,学习真正的技术。三个月后,他便跳槽到港口一家工艺厂,有了涂色手艺的他直接就做起了生产组长。 但是不到两个月,曾天文再度辞工了,原因是发现卖煎饼更赚钱,于是他也改着去做起了煎饼生意,一个月的收入已经高过当时基层的公务员。 三度开厂当老板两次失败不放弃 小摊小贩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在做了几个月后,手握着1万多元的曾天文开始谋划新的出路。他开始回想起了曾经做过的树脂化工工艺。 曾天文说,当时中山开厂很容易,有厂房有人基本就能干。于是他与人合伙,把赚到的1万多元全部投入到了开厂之中,在南区建立起了一家工艺品企业。当时每天订单不停,工厂生意很红火。正当曾天文以为要赚大钱的时候,却因为合伙人原因工厂不得不关闭。 散伙后的曾天文很快又在南区建立一家新的工艺品企业,由于合伙人不断需要介绍亲戚进场工作,与天文管理理念不一致。不愿纠缠的曾天文毅然放弃了10万元的投资款,全身而退。第二次开厂宣告失败。 两次失败的曾天文未有放弃,他继续在周边镇区寻求合作,不到半年便在沙溪获得了香港资金的支持。“当时对方一下子注资50万,不到一个月工厂就开始运作了。”曾天文说,有了前面两次办厂失败的经验,第三次办厂前他就提出要全权负责工厂管理,在获得肯定后才着手投产。香港老板们的放手,让曾天文获得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工厂首年就收获了迪士尼乐园的订单,获利40多万元,之后几年公司持续盈利,最高峰的2007年,当年纯利润就超过了600万元。 响应转型升级独自研发涂料 第三次开厂,对曾天文来说是成功的,许多人甚至认为他会在这个行业做一辈子。然而在2009年,看到广东在提倡企业转型升级,曾天文的内心又按捺不住地悸动起来。当年油价很高,他当时就想,如果能发明出一种材料能降低油耗,正好可以解决企业的困境,又能响应政府转型升级的要求。 说干就干,曾天文不仅将手头全部的自有资金全部投入,还将一套住房也出售,筹集了370多万的研发经费,招募起一个6人的博士级团队进行研发。在经过4年研发,终于从上万种稀土元素中研发出了一种稀土涂料。这份涂料涂在汽车油道和进气管后,可以产生磁场,并影响到汽油和空气分子的排列,进而提高汽油燃烧比率的效果。 在经过近200台汽车的测试后,曾天文表示目前该稀土涂料的效果已基本测定完成。车辆使用该涂料后,能达到减少80%尾气排放、20%能源损耗、30%汽车动力提升的效果。目前该涂料已获得中山市级专利,并正在申请国家级专利。 曾天文还向记者透露,目前该项产品他已正式命名为“核马力”,计划未来全面投入市场。更为让人欣喜的是,目前已有多个天使基金与他联系,欲购买该项技术。“但我更希望是能自行代理,能够让更多人以低价使用该项技术。”曾天文说,该项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减少尾气排放,他期待能通过该项技术,让中山的空气变得更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8 22:49 , Processed in 0.0735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