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哥全"正在跟徒弟说线路状况,徒弟听了记录下来,以便将来消缺。钟新摄 ![]() "大哥全"到了三乡茅湾村与村民打招呼。 钟新摄 ![]() 三乡片区的山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胡家玥摄 匠心,传统意义上讲是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和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但宏观一点看,匠心也是一种执著,对所热衷的事情忘我的投入和付出。 1米83的个子,对广东本地人来说绝对是高个子了,也就是粤语中所说的“高佬”。中山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输电线路三乡班班长梁华全,就是这么一个“高佬”,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最是那严肃坚定的双眸,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雷厉风行、矢志不渝的人。梁华全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但对待同事却又笑容可掬,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哥全”。 从事输电运维工作,在外人看来是粗活,但梁华全却把这份“粗活”做得特别细致,而且一做就是28年。28年,对一个人来说能做太多事,而“大哥全”只是反反复复地在中山南部的大山里行走,不知厌倦地检查着高压线路,无论严寒酷暑,他的认真细致从不打折扣,将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大哥全”常说的一句话是:“别无他求,惟线路安全不可辜负,也从未辜负。” 憨厚的“匠心” 今年3月,“南网50hz”微信公众号推出“南网匠人”网络评选活动,梁华全的名字赫然在列,三乡班的同事们每天都在聊投票的话题,但他们只能偷偷聊,因为在“大哥全”看来,这些太浪费时间了。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鲁迅的这句话被“大哥全”完美地印证了。20年前,山上的高压线路根本没有路可以到达,大部分都要靠线路工人拿着刀逢山开路,有时甚至要趟过一人多高的芦苇。在中山南部的大山里,只要有线路的地方,就有“大哥全”的足迹。输电管理所的同事们总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电网本没有路,“大哥全”走过就有了。 走了20多年,很多山路都被他越走越宽,现如今,梁华全对山上的任何一基铁塔都了如指掌。基本上,梁华全每年都要把班组所管辖的线路全部走一遍,重要线路他甚至要反复巡查好几次,粗略计算,平均下来每年要走上将近500公里,28年下来总共是14000多公里,这个距离比地球的直径还长。 同事们都说,“大哥全”是个憨厚的拼命三郎,每天都是提前一个小时第一个来到办公室,下班后最晚走的也是他,50多岁的人了,还经常亲自上塔检修,而且轻车熟路。在梁华全的字典里面,根本容不下“事故”二字,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如自己办公桌前党员承诺牌上所写的,“全心全意,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完成任务”。 “全哥,你知道你被评为南网‘南网匠人’了吗?” “啥?匠人,什么意思?” 温和的“匠心” 认真、钻研、雕琢……这些是匠人们共有的特质,而在“大哥全”身上还能找到其他特有的标签。 输电线路三乡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组,除了班长梁华全之外,整个班组清一色的年轻人,从年龄上看基本都可以当“大哥全”儿子的年龄,年龄差距这么大,“大哥全”作为班长可怎么管? 一开始,“大哥全”确实遇到了问题,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跟班员沟通。毕竟,他比三乡班的班员们大了两轮,他的很多工作方法、思路,都不被认同。“大哥全”思前想后,觉得自己确实跟不上时代了,也该改变改变自己了,所以他认真去倾听年轻人的想法,工作上也放手让新人们去创新。2008年,带领班组的年轻人开展题为“减少110kV三安甲、乙线雷击跳闸率”的QC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并获得了当年的QC成果发布优秀奖。 梁华全积极改变自己,与班组的年轻人之间逐渐消除代沟,班组管理也上去了。输电线路三乡班多次被评为局里的运行标杆班组,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中山供电局“十佳模范员工”、广东电网公司“优秀班组长”称号。 三乡班大多数年轻人的家乡都不是中山本地,近则省内其他城市,远则到了东北。因此,他们干脆都住在班组宿舍里,晚上下班后就搭伙做饭。“大哥全”知道输电运维工作强度大,看着班组的小伙子们晚餐总是随便对付了事,他怪心疼的,于是隔三差五就叫他们去家里吃饭。为此,“大哥全”还特地多买了十几双拖鞋。朋友们去他家经常问:“怎么这么多拖鞋?”他总是笑着回答:“因为我‘家’人多。” 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大哥全”的带领下成长、成熟,离开三乡班走上了技术、管理岗位,有些甚至当上了部门负责人。他们回忆说,在三乡班的日子确实很辛苦,但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大哥全”的关心难以忘怀,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大家受益良多。 不抱怨的“匠心” 美国作家威尔·鲍温写过一本畅销书——《不抱怨的世界》,多数人读完的第一感觉是:讲的是很有道理,但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确实是,偶尔抱怨,这是人之常情。但“不抱怨的世界”真的难有人做到吗?其实不然。 “大哥全”就是个不抱怨的人,曾经在三乡班工作过的人都说:他认真做事,我没听过他抱怨什么。“大哥全”是个纯粹的人,既然做一份工作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有时候班组人员调离,暂时又没人员补充,班组人少了工作压力自然变大了,然而“大哥全”并没有吵着向部门要人,而是鼓励班员们说:“我们辛苦几个月,部门现在也不好安排人员”。 近两年,中山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雨污分流建设,顶管施工、吊车作业都对附近的高压线路存在威胁。2014年8月,三乡班管辖线路附近多处雨污分流同时开工,恰巧都在线路附近,有些甚至就在线下。这可把梁华全愁坏了,一面要跟施工方签订安全协议,一面又要派人到现场监控。天黑了,经常能在路灯下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神情紧张地来回走动,精确地指挥着吊车臂的伸展距离,有时候施工队为了赶工期,24小时施工,“大哥全”也跟着一起,守候到深夜,有时时间晚了,都没回家。 “天天那样守着,累不累啊?” “有时挺累的,我年纪大了,但这是我的工作。” 后记 在这个充斥着物欲与金钱的时代里,人们总是认为,那些代表高尚和无私的品质早已离我们远去,诸如精益求精、舍己为人、爱岗敬业等等。但实际上,那些可敬的品质美好如初,而且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就像“大哥全”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哪怕他做的只是爬山巡线那样简单,却能用28 年走出一条不凡的“匠心之路”。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14:26 , Processed in 0.0828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