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社会民生 查看内容

海内外约2000人返校为北区中学庆生 七旬校友见证母校60年沧桑巨变

2016-11-23 10:02| 发布者: kenny| 查看: 869| 评论: 0

海内外约2000人返校为北区中学庆生    七旬校友见证母校60年沧桑巨变
市北区中学举行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活动,师生校友喜相逢。记者文波摄  
 
  “北中建校六十秋,新貌伟绩硕果收。教学质量年年评,培育英才届届优。当年杏圃勤耕种,如今桃李遍九州。欣逢华诞喜庆日,师生欢聚乐悠悠。”这是石岐北区中学一位老校友为庆祝北中六十华诞专门创作的诗歌 《母校赋》。11月20日,北区中学举行建校60周年校庆,来自海内外的约2000名校友返校为母校庆生。
  在比肩接踵的校友大军中,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翁特别引人注目,他叫李养成,从香港返来故里,是北区中学的第一届校友。李养成是母校60年沧桑巨变全过程的历史见证者。
  “我从小居住在山凤街,每天上学要经过大墩鸭仔桥,穿过田基,再走过一条小河搭盖的独木桥,才能到学校。”李老回忆道,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教数学的钟锡予老师,钟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无需直尺,画圆形无需圆规,同学们无不佩服。班主任陈颖标老师对同学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有一天在操场上体育课,天突然下起大雨,同学们都没有带雨伞,陈老师跑到课室拿大家放在课室的雨伞、帽子,冒雨送过来,并将手中的最后一把都让给学生。
  李养成说,母校很重视培养同学们爱劳动的习惯,并鼓励大家多做公益事业。教导处李主任经常带同学们种植番薯、芋仔,还到粤中船厂做义务劳动。1959年春节前,李主任带大家到环城一个生产队疏河道、挖泥砖,他一马当先,手挽一桶白开水给同学饮用,因供不应求,自己很渴也不喝。当时天气很冷,淤泥过膝,挖砖、运砖全是人拉肩挑,男女同学脸上、身上都溅满泥浆,可是人人都干劲冲天,手快脚快,完工后已经天黑。尽管当时没有车,大家沿途哼着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开开心心地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到家。
  “千里作客远,五更思故乡。”李老深情地说,虽然生活把同学们引向东西南北、异国他乡,但大家始终心系故园,对教育过自己的师长,终未忘怀。如果说大家今天有一点什么成就,对社会作出过一点什么贡献的话,应该说是中小学师长赐予的,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教会大家做人,引导大家探求真理与人生。“老师们像牛一样默默耕耘,像蜡烛、春蚕般奉献。一袭布衣,两袖清风,不求名利于己身,不求闻达于社会。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如春雨润物细绵无声;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如老牛舐犊无微不至,这是何等伟旷心胸!”
  北区中学创办于1956年,最早命名为 “员峰小学附设初中班”;1958年,学校迁到员峰山麓,与员峰小学分立,定名为员峰中学;1967年易名为石岐三中;1970年易名为郊区中学;1995年定名为北区中学。学校二迁校址,四易校名,栉风沐雨60年,如今已华丽转身为中山城区的一所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的现代化优质初中。
  李养成表示,母校近年来的变化尤其巨大。
  这得益于石岐区党工委、办事处的大手笔投入:2007年12月投入一千多万元新建了教学大楼,2011年投入近300万元进行校舍加固及“穿衣戴帽”工程,2012-2014年投入近100 万元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2016年拨专项经费扩建学校大门。
  这得益于历届校友的慷慨捐助——70-72届校友联合完美公司捐资50万元为学校建设5人制足球场一个、多媒体室一间;华盈地产总经理、第四届校友会会长黄树标及其兄长黄树文校友、黄树煊校友、黄树宏校友共捐资38万元建设校园文化艺廊;香港中山侨商会先后2次共捐资45万港币支持学校电脑室建设等;82届初中同学会捐资4.68万元用于柔道室装修及购买设施设备。
  这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11:57 , Processed in 0.0678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