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秀园中心小学房时珍老师上门家访(中)。 10月26日下午6点,记者到达南区竹秀园村时,夕阳西下,落日染红了天边以及整条村子。放学的学生、下班的村民、玩闹的孩童以及村巷里闲逛的家狗,这一切在夕阳的斜照下显得格外祥和。南区竹秀园村是我市著名的侨乡,村内还保存着大量南洋风格的骑楼,村里道路纵横相交、干净整洁。村民多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种植花草,一些花草长出墙外和邻家的连成一片,倒也显得其乐融融。而村民们见面相互招呼的情景更是让人感受到村子里浓浓人情味。 随着夜幕降临,大人们开始呼喊在村子里玩耍的孩童回家吃饭,竹秀园村复归平静。而这个时候,54岁房时珍却正在准备出门。房时珍是竹秀园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兼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是夜,她将继续她坚持了20年的家访。现年54岁的房时珍是清远市连州人,1994年8月从连州市调入中山南区渡头小学任教,2003年8月调入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任教至今。多年的教学经历,不仅让她成为学生尊敬的老师,也让她与很多家长成为了好朋友。 家访20载从未间断 竹秀园村相邻南区全民健身广场,村里不少阿姨晚饭后都会到南区全民健身广场和村内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村里的小伙子也会到相关场地进行体育锻炼。与之对比的是,村子里倒显得安静,颇有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感觉,而房时珍则开始了她的“夜生活”。当晚,我们跟随着房时珍穿街过巷往学生家里走去。 晚上8点,我们来到学生小源家里。刚刚翻新过的房子,收拾干净的客厅都让人感觉这一家人十分勤奋,而小源爸爸也对儿子在六年级的表现很满意,并多次对房老师表示感谢。“我们两夫妻白天都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管教我们的孩子,多亏了房老师在学校里劳心劳力,让孩子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小源爸爸说。 房时珍在家访中也多次与家长谈及小源最近的一些缺点,希望家庭能够协调好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家访结束的时候,小源爸爸还热情地邀请我们下次一起到他家里的院子空地烧烤。 沿着村道走了十多分钟,我们一行随房时珍来到了小昊家里。小昊父母是阳江人,他们一家租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小昊随在中山工作的父母来到中山,并在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上学。我们到访时,小昊正在妈妈的督促下写作业。“以前他的字都是很潦草的,现在至少写得很端正了,而且我也感觉六年级以来,他有很大的进步。”小昊妈妈介绍说,还向我们展示小昊的作业本。 房时珍说,由于现在通讯工具十分便利,因此老师和家长的双向沟通更加密切,但她依然认为,即使如此,家访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当面沟通,可以让我们教师、孩子和家长三方一起聊聊天,也可以密切家校关系。”房时珍说。 微风习习,秋月无边。“现在村里都有路灯,加上我们这边治安情况很好,所以这么多年走下来,感觉很踏实。”房时珍告诉记者。 路灯已覆盖全村主要道路 竹秀园经联社支部书记郭祐荣告诉记者,去年,竹秀园村内的5条主要村道的路灯在热心人士捐资下,已经全部替换成了更加明亮的LED 灯。 除路灯之外,竹秀园村近年来还积极推动村里的硬件设施升级,为村民的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例如在用水方面,以前夜晚用水高峰期时,竹秀园的村民可能会面临停水的窘境;而今年4月份开始,竹秀园村推动“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并最终切实地改变了以往的停水情况。 “目前,我们村还实现了全村股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以及我们也对村里每年高考成绩优异的学子给予一定的奖励。”郭祐荣介绍说。 竹秀园村里的夜晚,人们或相约去南区全民健身广场和村内文化广场跳个舞,或相聚谁家闲聊,或下班归家共享天伦之乐,又或许像房时珍这样的家访者从村道走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8:55 , Processed in 0.0714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