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开着摩托车来到现场,自带"沙发"看表演。 ![]() 简陋的舞台,单调的灯光,丝毫不影响村民观看的热情。 ![]() 乐队是水乡的,歌手是水乡的,连观众也都是水乡的。坦洲新合村的咸水歌,处处氤氲着浓郁的"水乡"味。 ![]() 老人家听咸水歌,笑得"见牙唔见眼"。 ![]() 现场乐队不一定很专业,但绝对是 "最佳拍档"。 ![]() 演员们自制的旱地花艇,表现当地婚俗。 与珠海斗门一江之□的坦洲新合村,秀美村庄镇级示范点。新合村一直没有征用土地发展工业,处处是绿油油的果园,沿大堤生长的数百亩红树林更吸引了大量鹭鸟栖息。没有尘嚣和光污染,入夜之后拥有一般乡村难得的黑,星光下别有一种自然的静美。 “丝绸之路赴远洋,一带一路构思量,带起周边邻国旺……”近日晚,阵阵颇具地方特色的咸水歌声从新合村裕丰生产队的篮球场飘来,20余名咸水歌表演者正义务为当地村民卖力演出。整晚的节目内容丰富多样,一曲接着一曲,最后表演的是当地村民喜爱的咸水歌剧《婚嫁》,演员融入地方风俗和方言的诙谐幽默表演,更是赢得台下村民的满堂彩。 篮球场周围坐着100多位村民,他们或坐在摩托车上,或坐在躺椅上,兴趣盎然地围观球场中的表演,不时发出欢呼声。 据了解,咸水歌是发祥于坦洲镇流传于中山各镇区的传统民歌,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自娱自乐和谈恋爱时唱的民歌,很有地方特色。2006年5月20日,中山咸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政府十分重视咸水歌的传播发展,2013年开始,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咸水歌协会,协会现有100余人,多是5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 今年70多岁的咸水歌演唱者梁带根说,“现在每个月至少有四次排练,四场下乡演出,每场演出有20名演员,每次都要出15—17个节目。演唱内容除了传统曲目,现在多是自己创作,歌唱社会生活、农村发展、国家政策等,与时俱进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9:08 , Processed in 0.0775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