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一剪一纸一世界一花一草一灵魂 小榄剪纸艺人钟国坚用剪刀剪出历史记忆和时代风采

2016-11-7 08:35| 发布者: kenny| 查看: 1170| 评论: 0

一剪一纸一世界一花一草一灵魂,小榄剪纸艺人钟国坚用剪刀剪出历史记忆和时代风采
钟国坚正在剪纸。 
一剪一纸一世界一花一草一灵魂,小榄剪纸艺人钟国坚用剪刀剪出历史记忆和时代风采
钟国坚的剪纸作品《濠江天伦》。如此大型的作品,他已经完成了近40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他,以行动实现了一剪一纸一世界,在大同的红色纸张上,生动了一花一草,鲜活了鱼虫禽鸟,更让人物的灵魂跃然纸上。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更是以一个中山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敬仰,剪出了近40幅孙中山先生题材的作品。他,就是剪纸世家——钟国坚先生。
剪纸再现孙中山先生丰功伟绩
  在小榄永宁的一处民居,钟国坚正在装裱刚刚完成的小榄菊花展作品:在菊花的簇拥下,在国民党徽章中,是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被巧妙地凸显在徽章的下方。剪工细腻,卷菊怒放,蝴蝶起舞,孙中山先生坚定的眼神,清晰的眉毛、胡须都能辨认出来,仿如名家笔中之画。
  “这幅剪纸作品是80cm×80cm,装裱好后是1平方米,作品将在小榄菊花会上展出,正好与菊花会的主题‘博爱中山·魅力小榄’相吻合,这也是筹委会交给我的任务之一。”钟国坚边介绍,边带着记者走进了他那满是剪纸作品的阁楼。
  在显眼位置,一幅幅作品深深地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濠江天伦》、《救国平靖》、《英国蒙难》、《孙中山起义》、《武昌起义》等,每一幅剪纸作品,孙中山先生神态各异,与后面的背景紧密相连,充分表现了孙中山先生在各个时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这幅《濠江天伦》是孙中山先生一家人在澳门住处,全家人团聚时候那种悠然之态,因此,我在剪纸中,一定要把他的眼神以及略带微笑的表情剪好。”钟国坚表示,为了创作这些作品,他没有少翻书。中山图书馆、中山党史办,他经常跑,还特别把《孙中山纪念建筑物》、《香山华侨与辛亥百年》等书里的照片用手机拍成照片,反复观摩、反复扫描绘画。
  记者仔细地观看了《濠江天伦》,作品中共有12个人物,一眼就能认出孙中山先生,有一幅画的是孙眉与孙中山,兄弟两人,神采各异。
  “作品剪了半个月,一次不小心剪错了,只好从头再来,作品完成前后就用了将近一个月,其后,因为积累了经验,后面的作品就顺利多了。不构思好我绝对不动手,因此都是一次成功,目前已经剪出了39幅大型的、有背景画面的孙中山先生题材剪纸作品,而孙中山先生的个人画像剪纸则超过100幅。我希望通过剪纸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丰功伟绩的缅怀,也警示后人不要忘记我们的革命先辈。”钟国坚表示。
以创新手法让孩子们喜欢剪纸
  “其实,剪纸对绘画的基础有很高的要求,6年前,我离职后就全程投入剪纸中,就是为了更专心地学习绘画。为什么?因为我们家是剪纸世家,我不想在我这一代中失传了。”据钟国坚介绍,他们家从太太婆开始,就是小榄有名的剪纸艺人,那时剪纸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从不外传。从他的太太婆传到太婆张氏,传到婆婆肖氏,传到钟国坚的母亲方氏,传到钟国坚本人,再传到钟国坚的儿子,目前已经传到了第六代。
  原来,钟国坚在村里一家集体工厂工作,后来由于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他辞了工,回到家里专门练习剪纸。钟国坚表示,小榄剪纸历史已有百年,传至今日,继承者寥寥,他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唤起更多人对这一文化的记忆,让这一艺术和小榄刺绣一样得到保护和传承。从去年暑假开始,他就在永宁开了一个暑假班,免费教小学生剪纸技术。他的儿子,在他的教导下,也成了剪纸好手,并在学校举办了个人剪纸作品展。
  在钟国坚家的阁楼上,记者还见到一种仿如画一般的剪纸,红花绿叶、白云青山,甚为新奇。钟国坚称,这是特色剪纸创新,将剪纸向绘画方向发展,先在纸上勾勒出剪纸的线条,然后让孩子们涂上色,如此丰富的色彩,孩子们对剪纸就更喜欢了。
  “其实,这就是我对剪纸艺术的一种理解,我也希望告诉孩子们,剪纸是要有内心的世界的,你如何表达,可以通过色彩、通过线条等来表现,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钟国坚表示,他在2012年就开始通过剪纸来缅怀孙中山,但剪得最好还是今年,因为今年他读了不少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书,也就更懂得了如何把“尖如芒、细如须、方如碗、圆如玉、弯如月、直如尺”的技法在剪纸中表现出来。
  在钟国坚剪纸的桌面上,那一把把被磨得精细纤长,刃薄如纸的剪刀,就是他“创造”纸中世界的利器。
南北剪纸交融才能够走得更远
  “以前的剪纸为什么不外传,也能传承下来?因为那时是谋生的手艺,社会需要它,剪纸艺人也需要他。剪纸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要传承下去,除了政府的重视,社会的需求也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钟国坚深有感触地说。
  不过,让钟国坚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对这门艺术非常重视,除了把它普及进校园,还在全国多个地方举办过剪纸大赛,以促进这项艺术的发展以及扩大其群众基础。去年,钟国坚参加了在江苏镇江举办的全国剪纸大赛,用了六个多小时创作的剪纸作品《白蛇传》,被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永久收藏。他的作品《濠江天伦》、《救国平靖》也已被澳门的两家企业高价收藏,这对于没有一份正式工作的钟国坚来说,无疑增添了他在剪纸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的信心。
  “名画、名瓷可以成为一门规格很高的艺术,也是价格很高的艺术,如果剪纸技术也可以南北相互通融,技法提高,将是中国剪纸艺术的再发展,如果在使用的纸张上,使其颜色永久不变,则能长久收藏,中国的剪纸将会走得更远。”钟国坚表示,中国的剪纸艺术根在中原,他将利用更多的时间到那学习,并融会贯通,用手中的剪刀,剪出时代的风采,让剪纸成为历史的另一种记忆。
  “我太太婆的一幅剪纸,就是记录了当年小榄菊花盛会的热闹场景,而被作为小榄菊会申遗的历史证据之一。”钟国坚谈起先人的剪纸,一脸自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9:56 , Processed in 0.0706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