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花果对保鲜要求高,为了明早出货,果园连夜包装当天收下来的果子。 记者孙俊军摄 道路两侧成片果场和池塘错落有致,路旁的紫荆花在深秋灿烂绽放,磨刀门水道的水在夕阳余晖中金光闪闪,成群的鸟儿不时在水面上盘旋飞掠……10月27日黄昏时分,记者驱车驶入坦洲镇新合村时,一下子就被眼前自然风光吸引了。 而夜色中的新合村,也有着红红火火的生机,记者等待这夜色降临。 ■果农连夜加班“蛮拼的” 新合村是坦洲镇重要的小水果种植基地,番石榴、火龙果、葡萄、木瓜、莲雾、无花果等热带水果面积超过5000亩。在这条中珠联围干堤外,眼之所及都有大片错落有致的果场。走进田野中,晚风中不时飘来淡淡果香。 夜间的田间蛙声阵阵,不时会见到还在挑灯夜战的果场,新哥生态农场就是其中一家。 记者在农场见到,场主新哥正在工人一道,为白天收获的无花果打包装,准备明天一大早的出货。“都是客户订好的,明天一早过来拿,所以要加下班。”新哥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得知,新哥以前这块地主要种番石榴,为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产值,他近来不断探索种植新产品。在跑了多个省市考察调研后,他今年1月起正式试种了40亩贵妃无花果,从8月份起开始收获,效果出奇的好。“无花果种植不难,且产量高、价格高,相对于番石榴,性价比很高”。谈到无花果种植,新哥脸上难掩兴奋和骄傲,“八月份开始每天都能收80—200斤的果,下个月开始估计每天有400—600斤,一斤卖25元。番石榴一斤才两三元,你想想这利润翻了几倍?” 无花果的销路如何,新哥兴致勃勃的说道,现在村路全都硬底化了,交通十分方便,根本不用愁销路。澳门、珠海、坦洲、三乡的游客很多,每天收成的无花果基本在果场就消化掉了”。他决定今年底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在对水果分装完毕后,新哥还拿着手电筒走向自己的农场,查看树上是否有大蜗牛。“晚上蜗牛会爬上无花果树偷吃果子,我们每晚要过来查看下,把它抓下来。”新哥边说着边麻利地把一棵树上的两个大蜗牛抓下来。 ■咸水歌夜间唱响新合村 “瞭望青山绿水五桂山,山花烂漫满林涧。左一山来右一涧,山水环流人称赞。中山环境优美无得弹……” 晚上九时许,记者经过新合村二丰组时,阵阵嘹亮动听的咸水歌传来。原来,当天坦洲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巡演活动,刚好来到新合村。 在二丰组广场,演唱者动情吟唱,一曲接着一曲,他们精彩表演赢得台下村民满堂彩。“好!好!哈哈哈……”的叫好声不绝于耳。 “现在政府十分重视咸水歌的传播发展,2013年开始,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咸水歌协会,协会现有100余人,多是5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今年70多岁的知名咸水歌演唱者梁带根介绍,“现在每个月都至少有四次排练,四场下乡演出,每场演出有20个演员,每次都要出15—17个节目。演唱内容除了传统曲目外,现在多是自己创作,歌唱社会生活、农村的发展、国家的政策等,与时俱进”。 台下看入迷的一位老人是二丰老村长黄北带,他今年66岁,见有记者采访,他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这几年大家生活越来越好,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咸水歌我们老人家最爱看了,说着爽朗地笑了起来。 记者手记 政策富民 文化安民 走访新合村,感觉这里的村民有着发自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这个村早年就推行了“土地反承包”等土地流转模式,整合土地资源,优先发包给本村农民进行连片种植特色水果或养殖。如二丰组,当年就集中本组的300 多亩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种植番石榴,然后以10亩为一单元,由本村本镇农户自己承包。承包户还可获得政府每亩500元的补贴。这种创新方式加速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并吸引富余劳动力“回流”从事农村创业新业。带动了部分农民致富。他们或许并不是大富大贵,但较为均富。 如今,这个纯农业村,在农业生产方面现正追求“转型升级”,如从纯种养业转变为种养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等,并取得初步成果。 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早已实现村道、农路的水泥硬底化,汽车可直接通至每户家门口。相当部分家庭建起了新洋楼。农民养老、医疗保障完善,基本无后顾之忧。而精神文明方面,镇村都一直非常重视,文体广场、农村图书屋等样样配备,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持续不断。正如村民所说:我们足不出村,也同样惬意。正是这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富足,让他们内心安宁和快乐。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9:37 , Processed in 0.0725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