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明确规定,新小区水表前的供水安全归供水企业负责原有二次供水小区,将逐步把二次供水设施移交供水企业管理 10月31日上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中山市供水用水条例》。今后,二次供水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将移交供水企业维护管理,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四大问题困扰高层住宅二次供水 10月31日上午,家住东区某小区21楼的陈小姐非常苦恼,原因是她住的那栋楼二次供水管道出了问题,导致高层住户都停水了。“基本上两个星期,就会发生3次二次供水停水。”陈小姐说,因为她要出去上班,家里只有老人家,要下来去物业处打水很麻烦。 据市住建局统计显示,全市实施二次供水的住宅小区约有581个,总用户数约50万,约有过百万人口,仅去年的总用水量就达8284万立方米。不过,这些小区遇到的二次供水问题并不少,困扰了不少市民的正常生活。 记者了解到,困扰高层住宅的二次供水问题主要有四个。 一是二次供水设备良莠不齐。有些开发商为追求高额利润,对二次供水的设施管理只是应付,安装设施的质量很低,很难符合安全供水要求。 二是安全正常供水难以保证。二次供水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大多由开发商、物业公司负责,使得一些小区的二次供水运行管理混乱,安全正常供水难以保证。 三是设施管理不专业。目前旧小区的二次供水由产权(管理)单位自行建设管理,多数产权(管理)单位不具备供水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二次供水方式。因此,时常发生供水设施能力跟不上,水量不足,水压波动厉害,甚至发生水质二次污染等安全问题。 四是拒交、欠交水费矛盾凸显。由于水的跑冒滴漏,总表与分表计量的水量有一定差异,导致部分产权(管理)单位、物业公司一方面向自来水供水企业拒交水费、欠交水费;另一方面又向用户擅自提高水费征收标准,分摊各种不合理的费用,随意转嫁亏损负担,加价收费现象普遍。 水表前供水安全归供水企业负责 昨天通过的《中山市供水用水条例)》,包括供水设施规划与建设、管理与维护、供水保障、用水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共七章四十八条。其中第三章第十六条“二次供水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明确规定供水企业应当承担居民家庭水表前供水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业主或者原管理单位将供水设施移交管理维护的,供水企业应当接收。 市人大代表张宁认为,根据条例,以后居民家中二次供水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不用再找小区物业公司,改为供水企业来负责,“这是一个有突破性的条例,把这一部分也纳入到公共管理的范畴,而不是私权,这个界定是个突破。” 记者了解到,根据条例,新建住宅的供水设施经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移交供水企业管理维护,而原有的二次供水小区,将逐步把二次供水设施移交给供水企业。“这是一个慢慢推进的过程,约要5年的过渡期。”张宁说。 “通俗地说,水表前的供水安全未来都归供水企业负责,水表后的就归业主负责。”张宁说,这有效解决了居民饮用水安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后由二次供水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纠纷都将迎刃而解。 延伸新闻 这些信息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A 广州地铁18号线或延伸至中山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轨道交通项目稳步推进。深茂铁路 (深圳—中山—江门段)项目已纳入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至2018年投资300亿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写完成。南沙港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已获批复,项目概算投资约60亿元。 据悉,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我市前期规划项目已经得到广州市同意,并纳入《2016年度广州与周边城市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规划》。 广中珠澳城际轨道项目正开展预可行性研究。 经过充分论证,我市计划近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由港口镇经起湾道至博爱路口,长12.4公里,投资48.83亿元,计划工期为2017年至2020年;2号线一期工程由小榄环镇北路站经西区、石岐区、东区至广珠城际中山站,长31.2公里,投资108.78亿元,计划工期为2019年至2022年。 B 中山规划布局两座通用机场 “十三五”期间,我市在航空计划方面,除了继续强化与周边枢纽机场联系,我市还将着力促进通用航空快速发展。 其中,主要包括扩建三角镇原飞行培训基地机场为一类通用机场,在神湾镇布局一个直升机场(二类通用机场)以及规划布局若干临时起降点等。目前,三角通用航空机场已纳入省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广东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被定位为一类综合保障机场。南部空军参谋部也于今年4月批复,同意设立中山市神湾镇野外临时起降点,进行公务包机、旅游观光、水上救护、水上飞机飞行员培训,使用机型为塞纳斯208b水陆两用飞机2架。 C 人大建议推进铁路及城轨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我市需紧抓战略机遇期确立珠江西岸枢纽地位,并建议我市大力推进铁路及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加快调整公路网络建设,适应珠三角产业协作和交通格局变化;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如增加中心城区停车位供应,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停车设施建设;加强督查督办,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充分挖掘设施潜力,推动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 相关链接 13人获“荣誉市民”称号 昨日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还根据市政府的提请,经审议决定授予林永健、孙穗瑛、孙穗华、吴柳东成、夏瑜、萧孝权、徐铭添、周洪、蔡国赞、程龙基、吴连助、蔡国强、何树滋等13人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据悉,林永健、孙穗瑛、孙穗华、吴柳东成、夏瑜等5人在推动我市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萧孝权、徐铭添等2人在推动我市对外合作、交流和社团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蔡国赞、程龙基等2人在我市实际投资均超过5000万以上且经济效益显著,并捐赠累计折合人民币500万元以上;周洪、吴连助、蔡国强等3人在我市实际投资超过6000万美元以上,为我市社会公益事业捐赠累计折合人民币500万元以上;何树滋先生所投资企业三年年均纳税超过人民币4000万并捐赠累计折合人民币500万元以上,对我市经济建设及公益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06:29 , Processed in 0.1461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