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本报记者到万山镇采访时,碰到镇委书记刘苑平,当得知他已当了十多年镇长、书记后,我们与他聊起众多的海岛故事。言谈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海岛干部对海岛的深厚感情。在刘苑平看来,近年来海岛发展日新月异,就是对无数海岛基层干部多年默默奉献的最好回报。 守护海岛的青山绿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苑平来到珠海的海岛工作,在很多人眼里荒凉落后的海岛,在他看来却比珠海其他偏远地区要好得多。“那时海岛渔民从事渔业的收入还是很高的,只是交通不便,制约了很多方面的发展,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海岛的自然风光也因此独具魅力。”刘苑平说。 改革开放之初的海岛,各方面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万山镇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15年,万山镇万山村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称号,成为珠海市当年唯一入选的镇村,这也是我市海岛旅游业首度“触电”国家级阵营。 能获得这样的殊荣绝非偶然,在刘苑平看来是因为万山区长期以来坚守“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坚持底线思维,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培育海洋生态文明,各项生态文明考核指标都走在全市前列,实现“渔民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万山是全国海岛中最早有污水处理厂的海岛,海岛垃圾处理也从填埋到实现了100%打包转运到市区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 “在海岛工作多年,我们做到了珍惜海岛的一草一木,珍惜海洋环境,逐步有序地发展,因为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复制的是稀缺的,而这也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没有海岛干部多年以来守护海岛的青山绿水,珠海的海岛也不会这么快迎来大发展的机遇。”刘苑平说。 带领渔民创造幸福生活 近三年来,万山镇充分利用海岛海域资源,围绕“打造珠江口国际湾区高端旅游休闲海岛”和“美丽渔村”建设,全力打造海上生态美丽渔村,提升海岛容貌和整体环境,推进村居休闲渔业、海上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先后引进地中海酒店和静云山庄等高端酒店进驻海岛。与此同时,引导海岛村民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万山镇提升村居经济的重心,万山镇下辖各村均设有合作社对海产品资源进行管理、发包。2015年,万山村组织对荔枝螺资源进行公开竞标,以每年208万元的价格发包,创下历史纪录,实现村年度经济收入翻了两番。 为了改善海岛渔民的居住环境,从2015年起,万山镇加快推进旧村改造工作,整合现有土地资源,通过新建、迁移、改造、振兴等整体改造策略,实现渔村面貌更新、本地渔民生活水平提升、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万山镇旧村改建范围覆盖万山镇各村九成以上的公共建筑及民居。 现在,万山镇60岁老人每月有一份养老金,户籍渔民子女考上大学可获最高15000元的一笔补贴,辖区居民全部购买了年费1188元的“健康云”服务……刘苑平工作起来不苟言笑,但每当看到海岛渔村的改变渔民生活的提升,他都会从心里笑出来,因为他觉得此时自己很幸福。 本报记者 宋爱华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3:53 , Processed in 0.0655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