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经东凤镇永益小学校长邀请,谢仕木来到该校担任体育老师。20年里,永益小学的武术教育从“零”起步,如今已连续12年被评为“中山市武术优秀传统项目学校”。同时,谢仕木先后为市体校输送40多名武术特长生,并培养出多名省运会冠军。 谢仕木是四川人,是武术一级裁判员,获得武术五段证书。20年前,他受邀来到永益小学担任体育老师时,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校舍是70年代修建的楼房,教室不够,教学设备严重不足,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上千名学生只能挤在2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尽管条件艰苦,但永益小学武术队还是在他来的第一年就成立了。在谢仕木的鼓励下,有80多人志愿报名加入。但训练不到一周,只剩下约10人。“练武术要坚持,还要能吃苦,很多孩子受不了,家长又担心影响他们的成绩,都不愿意让孩子来学。”这让谢仕木感到心痛又无奈,于是挨个去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保证练武术不会耽误学习,最终留下了12名学生,成立了一支比赛队。 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谢仕木找来竹子、棍子和木板,加工成武术训练用的刀、枪、剑、棍。他用这些“不合格”的武术器械,在凹凸不平的沙地上教起了武术。为了保证训练时间,谢仕木想尽办法,晴天就在室外沙地上训练,雨天就到狭小的教室里训练。为了保证训练的质量,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谢仕木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了自己的基本功练习,7—8点是武术队的训练时间,晚上学生放学后进行两个小时晚练,到了比赛前一个月,连中午休息的时间也变成训练时间。 在谢仕木的指导下,武术队训练一年后参加全市比赛,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此后,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武术队的训练一直坚持,从未间断。2008年,汶川大地震,谢仕木老家的房子被震垮了,即便如此,他仍坚守岗位,继续着每天的训练。还将学校给他的2000元慰问金,捐给了灾区。 永益小学成立武术队至今,谢仕木先后为市体校输送了40多名武术特长生,并培养出多名省运会冠军。永益学校自2004年起,连续12年被评为“中山市武术优秀传统项目学校”,谢仕木也连续12年被评为中山市“先进体育工作者”。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00:03 , Processed in 0.0821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