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视窗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山视窗 首页 中山资讯 社会民生 查看内容

一份议案助农村路通桥通财也通

2016-10-26 18:00| 发布者: kenny| 查看: 683| 评论: 0

昨日上午 ,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组成人员座谈"一号议案"。 
民众镇浪网村"最后一公里"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中。图为工人在修筑围堤(资料图片)。 
民众社区长约1.2 公里的村道铺上了硬水泥、装上了LED 路灯,这条往日坑洼不平、水浸频繁的村道,如今成了居民们健身锻炼的好去处。村民自发筹款8.6万余元给村道装上 "新配套"(资料图片)。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民众镇的伟丰农场获得了“大丰收”——迎客3.45万人次,营业收入99.4万元,同比增长达22.72% 。10月25日上午,在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组成人员座谈会上,民众镇相关负责人以该农场作为例子,道出了2015 年市人大“一号议案”的落实推进,让该镇众多村民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
  2015 年初,在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由叶小舟等11名代表联名提出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桥涵建设的议案》被列为“一号议案”。从去年“一号议案”开始办理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督促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和镇区做好相关工作,推进议案办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近两年间,该“一号议案”惠及21 个镇区、180 个行政村,直接受益村民80 多万人,成为实实在在暖民心的一份议案。
进展
人大监督市长挂帅群众支持“一号议案”三项工作推进顺利
  2015年市人大“一号议案”的具体工作细化为三项内容,一是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二是危桥改造,三是农路“硬底化”。这三项工作进展如何?今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委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对“一号议案”的绩效进行了评估。截至10月20日,2项完成了8成以上,一项接近完成8成。
  ■多方合力推进“一号议案”
  从去年议案开始办理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市人大代表视察镇区农村道路桥涵建设,听取相关部门及镇区的情况汇报,以及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以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推进议案办理。
  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议案办理作为“交通先行再先行”战略向农村基层推进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在制度、资金、协调等方面积极谋划。制定出台三个实施方案、两个管理办法,细化工作目标和责任。据介绍,由于市财政补助考虑到各镇区发展的不平衡,遵循差别性补助原则,对民众、神湾、板芙、阜沙、大涌、东升六个镇给予政策倾斜,享受市财政65%的补助,极大地缓解了经济相对落后镇区资金压力,调动了相关镇区的工作积极性,使得这些镇区短时间补上了农村道路建设的短板。
  “一号议案”办理工作也得到了群众大力支持。记者在民众镇采访时,就听到了村民用实际行动支持议案办理的真实故事——有村民为道路尽快贯通,自愿无偿让出土地,主动拆掉自家围墙、门楼,迁移树木,或集资为经济困难的村民重修围墙、厨房等,并义务监督工程质量。
  ■“最后一公里”任务完成82%
  今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关于对市政府办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桥涵建设的议案〉工作办理绩效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工作方案》,委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对“一号议案”的绩效进行了评估。
  据统计,在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方面,2015 年已建成村级公路851条360.53公里,2016年预计完成村级公路593条246.84公里。两年建设村级公路共1444条,总里程607.37公里。截至10月20日,已建成1179条占总建设任务的82%,未建成265条占总建设任务的18%。惠及21个镇区、180个行政村,直接受益村民80多万人。全市公路密度由152.63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到191.13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25.22%,跃居全省第二位。
  危桥改造方面,2015 年已完成81座,2016年预计完成25座。两年危桥改造总任务为106座。截至10月20日,已完成98座占总任务的92%,未完成8座占总任务的8%。
  农路“硬底化”方面,原计划两年建设目标完成 160 公里,2015 年已完成 243 条116.31公里,2016年在余下43.69公里建设任务基础上,超任务增加73.43公里,可完成250 条117.12 公里。两年共完成 493 条233.43公里。截至10月20日,已完成185.58公里为原总 任务的 116% (现总 任务的79.5%),未完成47.85 公里为现总任务的20.5%。
成效
车到门口客游乡村土地增值21个镇区80多万村民直接受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该“一号议案”办理工作的加快推进,我市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逐渐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对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
  ■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
  村路改造后,汽车可直接通到家门口,不仅方便了村民安全出行,也节约了村民建设新房子的运输成本,同时惠及附近鱼塘和农田。记者了解到,民众镇土地发包平均价格由原来的每年1200元/亩提升到2100元/亩,村民生活更加殷实。
  此外,“农家乐”、“乡村游”迅速兴起,增加农业产值、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农路“硬底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如今,坦洲镇、民众镇的旅游农业得到有效发展。民众镇目前已开发出上百个规模化的果园、菜园、农场、养殖场以及示范园区,面积达6万亩。古镇、横栏、东升等镇的花木基地,农路“硬底化”以后,土地进一步连片;大涌、板芙、神湾花木产业充分发展,全市花卉苗木产业进一步做大。农路“硬底化”还减少养路开支。
  据统计,2015年农路“硬底化”为全市农业带来1909万元的土地增值,受益耕地面积73366亩,平均每亩增值260元;全年减少农路维护费用449万元。按硬底化农路经过的农田村民小组人口59316人(次)计算,这一增一减为每个受益农民增加收入398元。■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也添砖加瓦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农路实现硬底化,并进行了道路美化、绿化和完善交通标志,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村民出行及农业生产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还提升了整体村容村貌,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秀美村庄建设添砖加瓦。
困难
资金压力施工进展养护配套村路建设还有“拦路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一号议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但是在议案办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部分镇区资金压力大
  首先是资金负担问题。据了解,少数镇、大部分村资金筹措困难,如民众、阜沙等建设任务较重的镇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此外,我市资金补贴主要针对主体工程,不包括管线迁移、河涌砌石、路基垫层等费用,因而进一步加大了镇区资金的压力,有的村(居)因资金问题,暂时无力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另外,规模较大的危桥改造项目配套资金压力较大,影响危桥改造工作顺利开展。
  ■还有工程施工进度慢
  其次是建设施工进度问题。据悉,部分项目进展滞后影响进度。一是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截至9月中旬,仍有大涌、民众、东升、小榄等镇共29个项目未完成施工招标,已完成招标尚未进场施工项目还有127个,尚未完成招标和未进场施工的比例占2016年建设任务的26%,全部完工的只有板芙镇。主要是部分镇区项目出现流标和施工条件制约项目推进。二是危桥改造方面,还有2座因两次流标未完成招标、1座无法进场施工。
  ■配套不足留有隐患
  再次是配套设施完善问题。据悉,一些6米以上村级公路没按要求设置必要的地表、路面内部排水设施。部分村级公路未安装路灯,存在着较大的治安及交通安全隐患。部分村路和农路未设置路牌和交通标志牌,容易导致有些高吨位车辆进出破坏路面或引起交通堵塞甚至引发交通事故。还有部分公路未设置标线及护栏,留下安全隐患。
  ■农路建好却养护难
  还有就是管理与养护问题。虽然已经明确镇区作为村级公路建设、危桥改造、农路“硬底化”建设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项目的组织建设、配套资金筹措及项目竣工验收后的道路管养。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养护责任落实难、资金筹措难、机构和人员不到位等情况,不利于巩固建设成果。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村农路是在原来的简易道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硬化而建成,路面窄,道路安全设施和路肩等配套工程不能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不能及时到位,严重影响道路安全通行。
建议
坚持政府主导借力社会力量
  农村道路桥涵是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重任。针对我市农村道路桥涵建设存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五个建议对策建议。
  一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抢抓时机,加快进度,确保议案目标建设项目如期完成。要敦促各镇区加快未开标项目前期工作步伐,确保所有项目在10月底前进入施工阶段,对进入施工阶段的项目要通过细化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排解各制约因素及时处置,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建成。
  二是坚持保障投入,确保农村道路桥涵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必须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道路桥涵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在市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各镇区也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要创新投入机制,用改革的办法破解资金难题,继续鼓励社会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发展,争取政府债券、各类涉农资金向农村道路倾斜。通过政策引导和投融资改革,用市场的办法把社会资金、银行信贷资金调动起来。发挥好市级投入的杠杆作用,激发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三是确保实施农村道路路网优化工程。一是对新改建农村道路要同步建设交通安全、排水和防护设施,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二是在农村危桥改造基本解决的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投入力度,基本杜绝农村道路安全隐患。三是要着力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加大“窄路”改造力度,重点对宽度不达标路段进行加宽,提高通畅深度。四是要继续高度重视建设质量,强化分类指导,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打造优质工程。
  四是坚持健全法制,确保建立健全农村道路管理养护机制。“三分建、七分养”,要切实落实镇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民的作用。建立“市道市管、乡村道乡村管”的管理体系,形成“镇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办法。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确保建立健全农村道路桥涵建设的长效机制。农村道路点多面广,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改革创新,解决农村道路规模迅速扩大,等级不断提高后面临的新问题。在农村道路建设已经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村道路提质增效升级迈上新台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网站地图

GMT+8, 2024-5-7 04:03 , Processed in 0.0723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