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是关键一环。记者近日从市国资委了解到,我市要在今年内完成80户关停企业出清和20户特困企业重组工作,明年完成30户特困企业重组工作。目前,已有大部分企业完成职工经济补偿和安置,有7户关停企业完成出清重组、21户关停企业进入破产偿债程序、9户关停企业办理税务注销手续,预计通过努力,“僵尸企业”中有一批可在近期完成出清。据统计,在已进入破产程序的21户“僵尸企业”中,台山市有20户,开平市有1户。 130户“僵尸企业”需出清重组 据介绍,我市出清重组国有“僵尸企业”任务共130户,已于6月份将任务分解到市属重点企业及各市(区),分别是市属企业48户,新会区1户、台山市46户、开平市27户、恩平市8户,蓬江区、江海区和鹤山市没有任务。 据了解,我市按照“一企一策”逐户制定了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工作实施方案,包括按时间进度要求分年完成关停企业出清和特困企业重组的时间表,并计划对80户关停企业实施分类处理。对有净资产的关停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处理,将有效资产过户到优质公司,然后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对负资产的关停企业将采用破产清算方式退出。 同时,我市对50户特困企业计划采取“四个一批”处理,即通过资本运营做实一批、兼并重组盘活一批、创新发展提升一批和破产清算退出一批。 此外,在市国资委的协调指导下,我市各级国资部门已逐级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核对“僵尸企业”名单与产权登记系统企业名单,对未办理产权登记业务的“僵尸企业”做好补办产权登记工作;分类整理前期收集好的资料,按照统一的电子表格文档填写“僵尸企业”的年度国有资产统计及财务决算报表、资产清理和人员情况等相关内容,按照一企一台账导入到“僵尸企业”数据库。 “僵尸企业”破产不容易 我市某造纸厂曾于2013年提出实施民事破产的申请。该造纸厂因债务重等原因导致无法持续经营。为减轻负担,从2007年起,该企业实施了租赁经营并遣散了部分职工,余下的原国企职工以借工的方式,安排在租赁企业就业。 然而,由于造纸行业的低迷,租赁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该厂的主要租户因为连续亏损而无法继续生产经营,遂解除了租约。在租户先后退租后,该厂以租赁维持原国企职工就业的问题凸显,历史遗留的职工集资款等也无法解决,于是申请破产。 该厂的申请得到了批准,但是实施破产的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到现在也未能完成。“我市‘僵尸企业’中符合破产条件的有不少,但按现行的企业破产程序和操作流程,难以在3年时间内完成企业破产终结。”在市国资委相关人员说。 据介绍,目前省政府仅在宏观层面有指导意见,具体的操作尚未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僵尸企业”出清通道并不畅通,实际工作难以开展。同时,许多“僵尸企业”在10多年前已关停关闭,由于各方面原因,存在历史档案资料、相关证照不全,企业相关人员未能找到,企业原始资料缺失等问题,难以进行数据的收集录入,更无法达到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的要求,以致无法注销“僵尸企业”。 此外,对“僵尸企业”进行关闭注销和兼并重组,都需要对企业进行审计和评估,除支付中介费用外,还要处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都需要支付巨额资金,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市国资委相关人员认为,“僵尸企业”出清重组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等困难,特别是在出清通道上尚未有明晰的政策,存在税务清算、债权债务处理和案件裁决及工商登记注销等问题,亟需法院、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通力配合,提高出清重组效率,确保按期完成出清重组考核任务。 我市成立两家托管中心 为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广东省产权集团成立了省股权托管中心集中托管“僵尸企业”。进入托管中心的关停企业,财政和银行不再为其“输血”,致力于使其从供给侧结构中彻底退出,不再从事市场经营活动,不再占用市场资源。 “这不失为一种方法。”市国资委相关人员介绍,我市也成立了两家托管中心,处理企业的历史问题,直至依法、依规在工商登记部门注销登记。“对于那些出清重组困难重重的‘僵尸企业’,尤其是无人员、无资产、无场地的‘三无’企业,采取平台托管的方法,是以时间换空间。因为这些企业已经资不抵债,还要安置员工,包括补缴欠的税,企业没钱偿税,财政就要给钱,130家企业一次性出清重组,涉及的成本太大了。”该相关人员说。 据介绍,下一步,市国资委将在原制定“僵尸企业”出清重组任务基础上,根据出清工作的变化情况,再次将市属有关重点企业及各市(区)的出清重组任务进行动态调整,将今明两年出清的企业逐户列出,包括企业的户数、分年完成的时间、出清的方式等逐一明确落实。同时,我市将加快对具备条件的“僵尸企业”完成出清,并继续完善“僵尸企业”数据库工作。□ 江门日报记者 邓少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4:59 , Processed in 0.0715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